發新話題
打印

論削球打法的進攻意識

本主題由 (=^x^=) 於 2023-10-31 04:36 移動

論削球打法的進攻意識

削球打法的看家本領是削,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一味的穩削,越削越愛削,把削球看作一項藝術,一種享受,對於以贏球為目的選手來說,卻是應忌諱的。削球手一般喜歡的是對方穩拉,這種球沒有威脅,削球一方可以十分舒服地削出逼角,轉不轉等變化球,等待對方失誤。穩削在使用時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對方打削球的功夫較差,命中率不高,或者節奏單一,只有猛拉猛打,如果對方會對付削球,穩削的後果極有可能輸球。現在的乒乓球比賽,如果是一場攻削大戰,經常見到的是進攻一方連續穩拉,削球一方連續穩削,但只要出現機會,進攻一方兇猛扣殺,削球一方左撲右救成功的可能性便很低,這是削球打法目前不景氣的主要原因,這種情況在男子比賽中更為突出。我常想,為什麼削球一方不能像攻球手那樣,只要對方攻過來的球質量不怎麽高,就堅決進行反拉呢。當然,削球手一般是把削球作為主要技術練的,那為什麼就不能適當多練一練攻,尤其是中遠台的反拉嗎?丁松,朱世赫等人作為削球打法,他們對對手造成威脅的,不僅僅是削球,攻球亦占到很大成分,正因為如此,一些著名削球選手並不把他們引為同道。梅茲在上海世乒賽曾以放高球名聲大振,以後他與王勵勤的一次對陣被逼退台後又改放高球為削球,雖然只有幾板,卻讓人看到了他精湛的削球技藝。許多削球手攻球技術不錯,許多進攻型選手偶爾也會有幾板削球做過渡,這表明既練攻,又練削,並不是不可行的。 《乒乓世界》曾有文披露一教練稱某削球打法選手打的是進攻型削球,什麼是進攻型削球打法呢?我理解,就是兩條腿走路,進攻得分削球得分平分秋色。現在進攻型打法強調搶先發力,實在沒有機會可以搓球,但忌諱連續搓球,要求樹立只搓一板就進攻的意識。對進攻型削球打法來說,就是要求樹立強烈的進攻意識,除了少量發球搶攻,接發球搶攻以外,對方只要輕拉,就堅決反拉,不只正手能反拉,反手同樣能反拉。這種打法,要說與一般的進攻型打法有什麼不同處,那就是反拉用的多。劉國樑在一次現場解說中,曾說過孔令輝的一個特長技術就是把球打到對方不舒服的位置,讓對方拉,而後自己反拉。這種後發製人的做法,就是進攻型削球打法的一個重要的指導思想。劉偉在解說2008年亞洲杯男單決賽時,針對陳玘輕拉了一板,馬龍反拉成功的一個球,指出一方拉一個高吊,就會被對方認為是機會,當然她指的是兩個進攻型選手交鋒時的情形。削球手遇到這種情況,普遍存在的現像是你拉10個高吊,他(她)很可能要削9板,反拉的意識太差。目前在削球打法中有不少人加強了攻勢,只是在進攻比例的增加上還沒有達到質的飛躍的程度。我認為,削球打法一定要樹立起強烈的進攻意識,首要的問題是從觀念上要破除削球打法主要就是削,攻球打法主要就是攻,削球手進攻多了,那是舍長求短,本末倒置的陳舊思維定式。朱世赫在46屆世乒賽后就他與馬林的比賽接受《乒乓世界》記者採訪時,曾說過他認為馬林對他最有威脅的是拉球旋轉很強,所以他要盡量多搶先上手進攻,劉國樑在點評這場球時也說朱世赫在決勝局的尾局膽子大,打了幾個對攻球手來說都是非常冒險的神球。一次採取削球打法的國手范瑛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她的特長技術是正手弧圈,使人們頗感意外,其實這種觀點對傳統是有一定的挑戰意味的。幾年前徐寅生在《在全國乒乓球教練員崗位培訓教材會議上的講話》中,曾指出"削球的訓練方法是否可以少練削球多練進攻",現在來看這句話,便會覺得它是很超前的。
恩格斯當年曾批判過"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在絕對不相容的對立中思維"的形而上學觀點,指出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適當的地方承認“亦此亦彼”,打乒乓球也不例外。
現在的乒乓球比賽講求積極主動,如果我們仔細觀看一場乒乓球的攻削大戰比賽,就會發現由於削球一方削過去的球下旋強烈,落點刁鑽,逼使攻球一方只能連續穩拉,如果削球一方攻擊力強,可以隨時展開削中反攻,搶在對方上手之前,這豈不是將主動權又掌握到自己手中?實踐表明,削中反攻比一味進攻威脅大,因為它突然性強。張燮林在《削球縱橫談》一文中曾提出了"進攻防守相結合的綜合型打法",這是一個新概念。削球打法應該風格多樣,既有以穩削為主,出現機會球才進攻;又有削中反攻,削攻結合,攻球起干擾配合作用或與削球一樣成為另一個主要得分手段;還有以攻為主,攻削結合,以削球創造機會,以攻球作為主要得分手段。尤其後者,作為一種全新的綜合型打法,應該是有存在價值的。

[ 本帖最後由 日橫直削 於 2015-12-24 16:16 編輯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Suki +10 謝謝分享 2015-12-24 16:22

TOP

謝謝分享, 近年純削球真係越來越少

TOP

TOP

40+其實對削球好有利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