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綜合技術] 接發球 - 正手位台內拉

本主題由 (=^x^=) 於 2023-10-31 04:20 下沉

接發球 - 正手位台內拉

https://www.hkttf.com/notes/750131868370502/
天空笛之砲嘴響乒乓
[技術] 接發球 - 正手位台內拉 Part 1
.
2014年6月5日 1:06



[如果影片沒有直接跳到正確時間,請多試幾下或重開瀏覽器,或看網址上面的數字轉換成分和秒後手動調整]










正手短或半出台的台內拉這顆




看比賽看著看著

實在不得不讚嘆張繼科在這個接發位置上處理的能力真的很強










9:2時 奧洽用正手發了一顆半出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 er_detailpage#t=249







球點和timing的判斷、

腳踏的位置、

身體重心、

避桌邊而直接伸進台內的揮拍方式、

小臂和手腕的發力。




精準又扎實。




只要有一點判斷的失誤或者微調沒調好,

就不會這麼順暢又精準。













9:5時 接著再輪回來奧洽發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 er_detailpage#t=257







奧洽又發了一個半出台

和前一顆的角度稍微不太一樣  但差異沒有特別大




張繼科原本接發球預設是短球

所以預拍是往桌上放往前要接短球

但是一判斷出可以拉  馬上就手一放而引拍




一樣的台內拉方式  但是手腕拍面在擊球瞬間就微調了一下來改變路線

打路線打直一點  打在中路  (奧洽已經等好在正手位了)







很有技術的深度  和  戰術的企圖










沒有對比過可能看不出來

看了看一直維持在世界前十的莊智淵接同樣的發球  可以看出落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 ... 9t3wEOMhQp0#t=101.5

8:6時   同樣的這顆半出台




莊智淵選擇用挑的,

一方面可能使判斷的問題、一方面也可能是臨場調整能力的問題




用挑的威脅性自然不如用拉的

奧洽發這顆就是希望對方挑起來  自己可以發力







影片接著繼續看下去

8:7時  奧洽又再次發了個半出台

這時莊智淵意識到要用拉的了




但是論難度來說  這顆拉斜線是比較穩定且比較容易的

所以奧恰也早已等在正手位來反拉




莊相較張繼科,在戰術意識和技術調整上已經慢了一步,







同樣的球

張繼科可以好整以暇立即判斷球點和彈跳,採用台內拉,

下一顆再次出現時,還會注意到對方的第三板準備而做變化。




戰術和技術的深度值得好好欣賞一番。




只看了四球應該不過癮







我對張繼科打這顆接發球真的很有興趣

就再整理了馬龍和樊振東的來做對比一下










個人覺得在這個環節的接發球上

還是張繼科比較乾淨俐落、直接又簡潔、穿透力比較強







最早我能找到的國際賽對奧洽是2009年

當時張繼科還不是主力  2009年的世乒只打了雙打

2010年的世乒團體才被劉國樑以練兵的想法派上去打決賽




在2009年的Danish open這場比賽還可以看到張繼科的青澀

正手短的處理還沒有現在的細膩

擺短擺高的情況比較常出現

如果是現在的水平  張繼科那些擺短都可以擺得非常低非常短




雖然當時整體水平還沒有現在這麼巔峰

但卻已經可以看到他接發台內拉這顆的爐火純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ayD6jsrJoc#t=43  (如果沒跳到片段 請手動0:4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ayD6jsrJoc#t=134 (如果沒跳到片段 請手動2:1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ayD6jsrJoc#t=107 (如果沒跳到片段 請手動1:47)




這三球

不知道是不是對於奧洽還不熟悉

以至於  和其他選手一樣  通常會順手直接拉斜線

畢竟這顆要有質量地拉直線是有難度的

而奧洽這個發球的套路就是  等對手的接發上手回擊落點在正手位

可以看到奧恰都會一直等在正手位







無論如何

已經可以看到張繼科在技術上已經很俐落

非常純熟、彷如剛才奧洽在比賽前就幫他預先練習過一樣




1.球點很早  完全不會讓球跳出桌

2.手伸進台內  伸得很進去  避開桌子避得非常漂亮

3.完全沒有任何的累贅動作和時間停頓  很乾脆直接地就出手










2010年世界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8DDDAlwUjE#t=287




可以從慢動作重播看到

手真的是整個伸進去  伸得非常進去

我認為他應該是因為發球過來的角度太斜

要打直線會使不上力又風險高  所以還是選擇穩定打斜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8DDDAlwUjE#t=464

同場第二球時

就可以看到早已經充分設想好奧洽會反拉  有做對拉的提早準備

但奧洽準備得更充分













2011年世界杯的時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zCmZkAXrls#t=206  (3:26)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zCmZkAXrls#t=246  (4:06)




從這個角度可以看出球點真的很早  手伸得很進去

速度節奏很快

都打斜線  但是奧洽沒辦法妥善回擊










然後













樊振東對比剛開始出來打國際賽的張繼科

在這個環節上顯得有一些薄弱

畢竟在技術上這個環節似乎一直是張繼科的特長

而樊振東的正手在大眾普遍認知並不如反手那麼好  還有些問題存在




相信這環節是其中一個明顯的例子







2013年德國公開賽 (好像是11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3ru5VaVspo#t=312  (5:1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3ru5VaVspo#t=362  (6:02)




2013年7月24號的乒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V0838dUhA4#t=509  (8:29)







樊振東的球點都會讓球跳出台甚至落下之後才高吊起來

錯失最佳的擊球位置

在判斷、重心、球點和來球節奏掌握、揮拍方式

似乎遠不如張繼科這麼乾淨俐落




即使有想打中路  補上一些難度回去

但因為質量比較差  仍然被強力反拉回來




相比之下  莊還比樊振東接得更好一些

至少保持回球的速度  不讓奧洽第三板搶衝準備得這麼好整以暇













接著是馬龍




在這個環節上

馬龍的穿透力沒有張繼科這麼好

動作沒有張繼科來得簡潔俐落

球點也沒有張繼科這麼精準  這麼提前




如果平常有特別關注馬龍

馬龍在中路或者反手位側身使用正手台內搶拉的球

非常得心應手  而且很有穿透力

可是在正手位的部分  其實普遍來講是比較難掌握的

馬龍在這個位置上  顯得沒有中路和反手位這麼有殺傷力

(畢竟馬龍在中路和側身的正手搶衝  實在是太好了)




但不得不說  馬龍是一個非常全面而且手感非常細膩的選手










在2009年的時候  馬龍這一球速度雖然快

卻沒有張繼科的質量這麼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8haQC8J-2o#t=136










而到了2012年  質量就出來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X7_hpeiTWA#t=4




雖然質量好  但是奧洽有準備反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X7_hpeiTWA#t=180




繼續一樣的線路  奧洽沒打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X7_hpeiTWA#t=453




馬龍改拉中路  但質量絲毫未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X7_hpeiTWA#t=487










2012年  WTT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s7YLehvZBs#t=40

這一球  手感相當好  判斷也很準確

後面有慢動作重播可以看出馬龍打得有多準....










2013年QATAR

從原先預設短球、判斷後迅速調整引拍、伸進台內擊出

跟張繼科某些球的模式很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Q0EJqR4h0k#t=49







把擊球點放慢  但不像樊振東比較沒有彈性

應該是刻意放慢的  (但看腳步多了些微調  想是判斷上沒有很準)

馬龍放慢之後  看奧洽退很多去準備

於是刻意把球打軟打短  讓奧洽對不上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Q0EJqR4h0k#t=27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Q0EJqR4h0k#t=399

但是同一場的這一球  球點依然晚了

於是奧洽有了準備  在馬龍沒球質的情況下不退太多  有了很好的機會搶攻







光這個接發球環節

應該就可以看出馬龍是一位手感相當細膩、相當全面的選手

會在某些時刻變換一下節奏

不過張繼科的穿透力似乎比較好

尤其是伸進台內  伸得非常流暢又精簡

時常都能這麼流暢  身體沒有停滯感也沒有重新微調的需要

這在球點判斷上要非常準和非常有信心







在這個位置上的台內拉  我個人是比較欣賞張繼科

然後在節奏的變換上則是比較欣賞馬龍













不過!

在2012年奧運上  就有例外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 ... =HLgaK4chyBU#t=1169

張繼科居然球點晚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 ... =HLgaK4chyBU#t=1255

居然直接揮空?!  timing整個不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 ... =HLgaK4chyBU#t=1613

拉掛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 ... =HLgaK4chyBU#t=2347

球點完全失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fe ... =HLgaK4chyBU#t=3038

這球  球點也比自己平常的擊球點晚

只是拉過去而已  所以奧洽可以搶攻回來







平常非常得心應手的技術環節

在奧運的時候

五個裡面  直接失誤三個

即使兩個拉上台  質量和球點都跟平常有很大落差(想是求穩)




可見奧運這個比賽跟其他比賽的落差真的很大

會發生很多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

有經驗跟沒經驗差很多

也難怪中國每次至少都要派一兩位曾經上場過的選手去打







不知道2016年奧運  馬龍有沒有機會打掉張繼科

靜觀其變....

TOP

TOP

NICE
<-->
.

TOP

Thanks for sharing
Andy Poon Tak Shing

TOP

過去馬龍和張繼科比,缺的就是大賽決賽的經驗(被王皓克死,沒機會進入決賽),一旦進入過決賽,馬龍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會大大提高,技術就能充分發揮出來,屆時誰也擋不住他。當然我的判斷還要在蘇州世乒賽檢驗,如果馬龍成功的話,明年奧運冠軍就是屬於馬龍的。我大膽地預測張繼科明年競爭不上奧運資格,不過決策層還是會給個機動名額給他,爭取所謂的第二次大滿慣,我覺得有這個理想是好的,但不大可能實現。讓我們拭目以待!

[ 本帖最後由 h51860 於 2015-2-9 09:17 編輯 ]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