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綜合技術] 放鬆能讓你的移動更加的順暢和靈活

本主題由 (=^x^=) 於 2023-10-31 04:20 下沉

TOP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ge%3D1&mobile=2
粘性,澀性套膠怎樣拉弧圈

TOP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ge%3D1&mobile=2
昨天 10:43 PM+ 關注

國家第一批高級乒乓球教練 王吉生教練訓練筆記分享第一集
王吉生關於“三把鑰匙”連續講課
王吉生關於“三把鑰匙”讓解決技術動作問題不再困難之訓練筆記,本文絕對原創,連載持續中……


王吉生教練中國第一批高級乒乓球教練
原北京什剎海業餘體校乒乓球隊教練
現任北京奧林匹克後備人才基地乒乓球總教練
原中國學生體育協會乒乓球分會秘書長
世奧得品牌創始人




左為王教練在培訓課程上與學院互動,講解三把鑰匙技術動作的感受
筆記分享,獻給所有真正喜歡乒乓球運動的朋友


寫在前面的話:


一年來我一直在推廣“三把鑰匙”乒乓球技術動作教學法,作為一個堅持在基層訓練第一線近半個世紀的教練員,我深深感到幫助青少年乒乓球運動員建立合理的擊球技術動作對他們的發展是多麼重要,然而這也是經常困擾基層教練的痛點,多少年來我們都是重複著從照葫蘆畫瓢的“模仿”到四處碰撞的“反複試錯”,然後寄希望盡快“偶遇”合理動作的盲目模仿式教學過程。經歷了這些過程之後,我們捫心自問,有多少孩子的乒乓之路已經被擋在“合理技術動作”前面?為什麼我們教練沒能幫助他們突破難關?作為教練決不可以用一句“我盡力了”來文過飾非?因此創新教學方法是“剛需!”是所謂“形勢逼人強!”,這就是我長期致力於乒乓球技術動作教學法創新的內在動因。我們也在創造乒乓球技術一種新的未來。




“三把鑰匙”乒乓球技術動作教學法的創新成功是我近半個世紀教練實踐的積累,也是汲取同行、前輩經驗的創新突破。將“三把鑰匙”奉獻出來與大家分享,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為了能夠幫助更多喜愛乒乓球的人們走向成功,更希望在幫助人們成功的過程中,更多地體現基層教練存在的價值,進而幫助大家開拓自己更大的上升空間。


“三把鑰匙”乒乓球教學法可以幫助人們更快地學習掌握新技術;可以幫助教練更容易的診斷技術動作問題;可以幫助廣大乒乓球愛好者深刻的理解認識高難技術動作。


在認識並接受“三把鑰匙”的人群中間,已經感受到它給大家技術進步帶來的巨大幫助。有人點讚說,“三把鑰匙”是乒乓球技術動作的牛頓定律;也有人比喻說,掌握了“三把鑰匙”就如同將“殲6”提升到“蘇35”。


雖然這些都是美譽之詞,但是掌握了“三把鑰匙”我們就可以自信地說:“給我三十分鐘,保證讓你的技術動作變得更好!”因為“三把鑰匙”是從用力行為的角度教你掌握合理擊球技術的,而“用力行為”恰恰是一切技術動作的本質。

下面紅字是本連載核心中的核心



“三把鑰匙”技術動作教學法包括
鑰匙1:基礎用力——軀幹帶動四肢;
鑰匙2:調節用力——頂撥與旋擦; 
鑰匙3:輔助用力——握拍與拍頭位置。 


參加過“三把鑰匙”教學法培訓的人們都說,“三把鑰匙”是推倒“三觀”的創新突破,一切似是而非的諸如,“蹬跨”、“沉肩”、“收臂加速” 、“轉動手腕打摩”等說法在“三把鑰匙”面前都不再是我們教學中的困擾了,“三把鑰匙”是迄今為止最直接、最簡潔、最有效的技術動作教學法。為了回應基層乒乓球教練和球迷愛好者學習“三把鑰匙”的要求,我將積累的部分“三把鑰匙訓練筆記”重新整理推出,歡迎大家參考和交流。


持續更新……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8-3-27 13:22 編輯 ]

TOP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extra=&mobile=2
正手拉球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extra=&mobile=2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8-4-18 09:26 編輯 ]

TOP

TOP

TOP

謝謝分享

TOP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ge%3D1&mobile=2
三把匙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extra=&mobile=2

正手中台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8-5-13 11:53 編輯 ]

TOP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extra=&mobile=2
上一次講到了乒乓球啟蒙的前十堂課的主要訓練方法和訓練內容,這次主要就是分享一下正手啟蒙的一些心得體會和大家交流一下:

(1)關於徒手揮拍練習的方法

每一個練習乒乓球的小朋友都會有練習揮拍的這個階段,而且在剛起步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揮拍練習都會是訓練的主要內容和手段。因為只有經過大量的揮拍練習,才能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正手攻球動作,從而形成肌肉記憶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剛開始揮拍練習的時候教練員一定要注意不要只求數量不求質量,一上來就是幾十下或者幾百下的練習。這段時間小朋友的肌肉力量還不成熟,手臂,手指,手腕的很容易酸累,如果規定太多的次數反而會起到反效果,為了完成數量而進行了大量的錯誤動作的練習,這樣長時間下來教練員在後面的訓練當中會很痛苦,因為學壞的東西簡單而要忘記很難。這個時候應該數量在10到20次為一組進行多次的反复練習,要求學員不要做的太快,每一次動作都要到位,體會放鬆張開前臂慢慢用腰帶動前臂進行收臂會改。這個過程是一定要在放鬆的前提下完成,所以一旦做的太快就容易讓學生的肩部和手臂僵硬,從而形成大臂發力。在做動作的時候,要求學生一定要雙眼注視正前方,這點也很關鍵。練動作不光是練習收臂的動作,也要引導學生眼睛看前方,想像有來球的節奏,這樣長時間的積累既練習正手揮拍,也培養了學生盯球的喜歡和擊球的節奏感,可謂事半功倍。這個過程雖然很枯燥,卻是很實用。






(2)關於正手攻球拉肘的問題

很多學球的小朋友,包括業餘愛好者在練習正手的時候大部分都會有拉肘的毛病。這是正手攻球最常見的問題,也是最難改的問題。拉肘的毛病一旦形成,會造成正手的擊球點靠後發不出力,進而使用大臂打球。所以教練員在發現這類問題的時候,應停止單數的訓練,從多球開始練習。因為長時間的單數訓練,會使學生更加鞏固這個拉肘動作的使用,從而進一步的加劇動作的定型。多球訓練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放在另一個不打球的手放在握拍手的大臂和小臂的中間。這樣做的幾個好處是:


1,用另外一個手控制肘關節讓其不能往後拉。


2,讓學生體會前臂打開和收臂的感覺。因為拉肘的學生一定是用大臂在推,而不是前臂收。用這個方法練多球的時候,教練發球一定要輕和慢,輕是為了讓學生擊球點靠前,球拍不要往後拉,很多拉肘的形成就是因為教練的球比較重和快,長時間被球盯著打。慢是為了讓學生能衝動張開小臂去擊球。用這個方法應該在一定時間內就能很有效的解決正手拉肘問題。






(3)關於正手攻球板型的問題

現代正手攻球的動作,板型更多的是比較立起來的更多一些,有時候讓學生更多的去壓拍很容易造成學生正手拍形外撇沒有包球的感覺,在以後得正手從攻轉練拉的時候出現吃不住球的現象。因為現在球越改越大,在正手發力的時候更多的是去讓學生去體會吃球深點,而不是光靠摩擦,如果拍子壓的太多而不是立起來,就會出現吃不住球進而出現擊球不實。所以在一開始訓練的時候就要學生找撞擊球的感覺,只有把球撞實了,才能在日後拉出高質量的弧圈球。畢竟現代的高質量弧圈球是先把球吃進去,然後再擊球瞬間靠手指手腕把球頂出去,所以擊球的部位應該是更靠近球的中部,而不是上部。

這是我在日常訓練中的,一些心得體會和自己所體會出來的經驗跟大家分享一下,有不足的地方還請大家指出,啟蒙訓練看似簡單想要做好確實不容易。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8-5-12 09:17 編輯 ]

TOP

TOP

TOP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extra=&mobile=2
弧圈可以如此簡單 練好弧圈如此不簡單


弧圈球可以如此簡單,說它簡單,會打球的沒幾個不會拉弧圈,不就是畫條弧嘛,誰不會呀,說它不簡單,業餘愛好者拉的弧圈球錯誤可謂千姿百態,更有甚者,由於錯誤用力,長年累積,惹來一身傷疼,我,就是個很好的案例,犯過各種錯誤,惹來各種傷疼,痛定思痛,開始漫漫糾錯路,學習乒乓理論,觀看教學視頻,請教專業教練,不時錄下練球視頻分析,經過不斷的糾錯,再不斷的反复,昨夜,練球練到後面,到位球基本板板能爆衝,手機錄下的練球視頻,和教學視頻比對,好像也沒啥毛病,一時感觸良多,不吐不快,拋磚引玉,一起分享。


一、弧圈球可以如此簡單


弧圈球可以如此簡單,如果開始學球的時候,就按照正確的拉球方法,並經過反複訓練,做到動作定型,拉弧圈確實很容易,所以許多專業人士不理解,拉弧圈不就是畫條弧嘛,就這麼一個簡單的動作,有什麼難的,可是,如此你是自已摸索著學會拉弧圈,拉得還可以卻也一堆毛病時,要改那是千難萬難。


廢話少說,先說怎麼個簡單法,九個字:收胯送胯收小臂畫弧。盯球收胯蓄力,手臂隨著送胯畫前半段弧,這弧畫到身前,在擊球的瞬間,小臂順勢往前上一收,畫出後半段弧線,兩段組成一段平滑的弧線,送胯與收小臂的關係就跟扔鐵餅的發力差不多,送胯是初速,收小臂打摩是二次加速。






具體點說,盯住來球,右腳找球,收胯蓄力,然後送胯,記得送胯時,肩關節是鬆馳的(剛學時肩關節相對固定,等到力量傳遞練好了,肩關節可適當打開)、肘關節是鬆馳的、腕關節是鬆馳的,也就是整支手臂都是鬆馳的,屬於隨動狀態,隨著身體在畫弧,這時候有兩個向前的力量,一個是重心轉移的力,由於我們站位是右腳在後,左腳在前,收胯時重心壓到右腳,送胯時,重心從右腳壓到左腳就有一個向前的力量,一個是腰胯轉動的力量,由於收胯時,腰胯轉向右側面,送胯時,腰胯由右側面轉向正面時就有一個向前的力量,這兩個力帶著整支手臂畫弧,畫到身前,在擊球的瞬間,小臂順勢往前上一收,小臂畫弧相當於作二次加速,整條弧畫順滑流暢了,弧圈球想不爆都難。


二、練好弧圈如此不簡單


會拉弧圈不難,大多業餘球迷,弧圈大多是自學的,等到會拉了,也養成了許多不好的習慣,比如:吊拍、翻腕、抬肘、提肩、重心沒有轉移、腰胯沒轉動、小臂收不好、很多人做不到力量的有效疊加,各種錯誤,五花八門,不一而足,這時再想改那是千難成難,這點我深有體會,有時練球時覺得改得差不多了,到比賽時,老習慣又回來了,不斷循環反复。


回到主題說重點,收胯送胯收小臂。許多業餘球友弧圈質量不高,關健在於收胯送胯收小臂畫弧沒做好,不能充分應用各種力量,不能讓各種力量有效疊加,我主要就前衝弧圈說說自己的體會。






前衝弧圈,一般是用來對付微轉、不轉或上旋球,由於來球較快且需連續銜接,一般不怎麼蹬地,重心相對較高且相對固定,以前片面理解蹬轉揮,每次拉球都要蹬一下,造成重心起伏,連續拉動作經常做不完整;再來說說收胯送胯,只有收胯時重心壓到右腳,才有送胯重心壓向左腳,只有收胯時腰轉到側面,才有腰轉回正面,許多人這個環節做不好,糾錯方法很簡單,重心從右腳壓到左腳時,看看上半身有沒有往前頂,上半身往前,說明重心轉移向前的力有了,腰從右側轉到正面,看看肩有沒有往前頂,肩往前了,說明轉腰的向前的力有了,由於收胯送胯是身體畫弧,必須要含胸收腹團著身;收胯送胯做好了,兩個力都往前了,最終有沒有作用到球上,關健在於肩關節,許多人手比腳快,或肩關節主動提前發力,導致送胯的力量都消耗掉了,有肩關節太僵硬,也不利於肘關節為支點的小臂往前上收做二次加速。收胯送胯提供初速的動能,二次加速、摩擦就要看收小臂了,小臂要收得快才能獲得更大的加速度,小臂收的弧線方向要和前半段弧線方向一致,發力才會集中。常見問題有:小臂往左肩收而不是往前上收,往前的力就被消耗大半;收小臂時肘關節晃動,比較多的是抬肘,導致前半段弧與後半段弧不流暢,往前的力也就傳遞不好。


前衝弧圈應根據來球的快慢、站位的前後,畫不同長度的弧,近台且來球較快就畫短弧,也就是收胯的幅度要小、小臂打開的角度要小、收小臂的幅度要小;能夠從容髮力,畫的弧線就可稍長點,但不管是畫短弧還是長弧,都必須是收胯送胯收小臂畫弧,轉移重心、轉腰、收臂三個力量協調集中作用到球。


加轉弧圈和前衝弧圈畫的弧線主要區別在於,前衝弧圈的弧往前多一點,加轉弧圈的弧往上多一點,前衝弧圈更注重的是轉移重心,加轉弧圈除了轉移重心,還必須有壓重心提重心,也就是收胯時,曲膝多一點,越下旋的球,重心就要壓得越低,靠蹬起的力量把球摩擦上來,而不能盲目依靠小臂發力。


板板爆沖不是夢,學會畫弧是關鍵,收胯送胯收小臂,力力向前往前衝。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8-7-9 17:06 編輯 ]

TOP

TOP

TOP

精彩!謝謝分享!

TOP

TOP

TOP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extra=&mobile=2
王吉生點評黃振廷擊球動作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8-10-18 23:22 編輯 ]

TOP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extra=&mobile=2
槓旋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8-10-24 09:22 編輯 ]

TOP

thanks for sharing
The Real Slim Shady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