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香港賽馬會《駿步人生》 訪問東奧銅牌得主李皓晴、杜凱琹、蘇慧音

香港賽馬會《駿步人生》 訪問東奧銅牌得主李皓晴、杜凱琹、蘇慧音

Table For 3

一張乒乓波枱,盛載她們仨,千斤重的過去和光年般浩瀚的未來。

李皓晴、杜凱琹、蘇慧音,三個性格迥異的個體,因為乒乓而走在一起,交織段段集體回憶 ― 夢想、笑臉、掌聲,還有淚水,甚至傷痕,外人看見的外人看不見的,她們心中有數。

「打第一場(奥運)緊張到整個人都在震.....」四個月前的東京奧運會,不僅是對蘇慧音,對她們三人,記憶都是一生一世。天賦潛質,三人一早把握,心無旁騖的全情投入,通過刻苦的訓練、守紀律的生活態度,不斷奮進;練兵廿年,一個大爆發,三女將混和汗水與淚水忘情擁抱的勝利時刻,比賽場上的嘶叫聲、波枱上的「滴滴」聲,在很多觀眾的腦袋內,頃刻無聲。

一枚奧運獎牌的意義,既深且遠。她們希望化身大使,將乒乓運動推廣至社區,讓更多人愛上體育。一二三,加起來變得無限大。敢於去追、不怕失敗、永遠堅持,讓潛能爆發,天生我才,人人都是三甲運動員。

***********

東京攻略

訪問當天,李皓晴、杜凱琹和蘇慧音帶了奧運銅牌來拍照。單是看,已感覺「重量」十足。《駿步人生》客席主持、馬會公司事務執行總監譚志源問起今年那個仲夏的比賽,彷彿歷史重現。

第一次出戰奧運的蘇慧音直言:「平時比賽都會緊張,奧運更是一百倍緊張。因為疫情,一年半沒比賽,一來就是奧運,打第一場比賽時,我整個人都在震……」

第二次亮相奧運的杜凱琹,也有不一樣的經歷。「進駐奧運村後,以前通常都會跟其他選手交換襟針,但今次我一個都沒有換,緊張得不想有比賽以外的娛樂。」

還好有「大師姐」李皓晴坐陣。奧運前兩個月,港隊北上與國家隊集訓,隊友朝夕相對,三戰奧運的皓晴不時傳授奧運秘笈,「特別是蘇慧音首次打奧運,我會多跟她分享,畢竟奧運跟普通比賽大有分別。」然而,在她心中,依然承受着上兩屆奧運8強出局的壓力。

奧運短短十多天,三女將心情如坐過山車。問及她們在東奧的悲喜,阿杜提及混雙8強賽。「所有期望都放在混雙,出局後真的崩潰,哭了很久。」猶幸得到教練張瑞的鼓勵,告之「奧運4年才一次,不能只在抒發情緒」,因而重拾心情再戰下去。

皓晴最難忘是女團16強對巴西。「自己打得差,沒想過會輸掉第三場單打,賽後難受得要命。」阿蘇則把準決賽不敵日本的遺憾記在心上。「那場完全過不到心理關口,無法發揮,覺得自己連累了隊友」。經過檢討和沉澱,她們終能放開包袱,銅牌戰擊敗德國,賽後禁不住擁抱落淚,真情決堤的剎那,成東京奧運港隊經典一幕。

***********

薪火相傳

香港運動員在東京奧運能力大爆發,除了自身努力不懈,也有賴最後強盾的支持。馬會歷年撥款超過7億港元予香港體育學院,支持包括體育基建、教練培訓以至運動員退役後生涯規劃等不同項目。東奧之後,馬會宣布撥款1億5000萬港元,以對等配對形式,與港府共同成立總額3億港元的「能力提升基金」,於未來三年促進精英體育的科研工作,提升香港運動員的能力及競爭力。

奧運仲夏夢落幕,三名女將重新出發,獎牌為她們在乒乓路上增添一份使命感。蘇慧音勉勵所有小將:「大家有不同的目標,但說到底都是想打好波。很多人質疑,多少人能贏奧運獎牌和世界冠軍?但只要在自己有熱誠的事情上用功,效果一定不會太差,事後回想也是很好的人生經歷。」

杜凱琹說自己不時返回小學母校分享經歷,希望可以經常與基層小孩打波。「我有一個夢想,就是作為橋樑,將乒乓球帶到社區,令這個運動更普及。」

訪問片段: 香港賽馬會「駿步人生」Youtube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dWvLcwE5DA

訪問全文: 香港賽馬會「駿步人生」網頁
https://charities.hkjc.com/charities/chinese/connect-and-join/striding-on.aspx



(轉載自馬會刊物《駿步人生》第37期)
香港乒乓網
查詢電話:97020720
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腓三:14

TOP

當然要支持香港運動員
多謝R師兄送贈6星板,永遠不會忘記人家的恩惠。
多謝M師兄送贈波爾,永遠不會忘記雪中送5木2碳。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