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阶段集中拿出时间练习逆旋转发球,观察张继科无数遍,从脚掌到手指,一点点细抠。然后徒手挥拍无数遍,体会顺畅发力的感觉。然后(和菜鸟)通过比赛实战无数遍,其中出界无数遍,下网无数遍,冒高被拍死无数次。最近终有小成。将我个人总结的要点与大家分享。我所说的要点和传统的不太一样。
误区一:逆旋转发力靠手腕
不是这样的!
逆旋转发力并不靠手腕,手腕不要外展。不但不外展,而且在发力过程中还要内勾。手腕的作用力是固定,绷住劲(多多体会“绷”这这个字,这是个要点)。
误区二:逆上、逆下靠调整板型
我们都看过张继科的逆旋转,你能准确的判断他发的是逆上还是逆下?他的板型基本都是那个角度,但他却能发出逆上和逆下。要领是靠重心。如果靠板型,太明显了,对手一眼就识破。继续往下看,我一会再说。
第三,逆旋转的发力靠重心
尤其是右脚(蹬地)和腰腹。抛球时左脚蹬地,抬起,此时重心压在右脚。触球时右脚蹬地,左脚顺势落地,给球逆旋的能量,这股能量来源于你身体的寸劲,绝不是手臂和手腕,你的腰部以上只负责一件事,绷住劲,将身体的寸劲传到球拍上。(你的重心力量大还是手腕力量大?)
那么逆上和逆下是怎么发出来的呢?
要点四,通过重心控制旋转
这种发球以逆旋为主,你的身体肯定主要是向右寸劲发力。触球的同时,重心加个向下(同时向右),就是逆下旋,给球一个“铲”的效应(这个效应很隐蔽),原理就是这么简单。由于你的板是立着的,下旋的旋转不是很强,让对手推一板试试,就这点儿下旋足矣让球下网。如果他去搓或摆,力量也得适当,稍一用力就会冒高。
侧旋实际完全可以代替侧上,要点仍在重心,主要横向寸劲发力,淡化向下的力量,这种球搓一板试试,保证冒高或出界。
逆旋转发球的威胁在于不太好判断,很多人判断发球都盯着对手的板型和摩擦方向,而我的板型和手臂手腕每次几乎都一样,区别在于重心“蹭”球的方向。很少有人去关注我的重心向哪个方向去“点”。所以大多数人接我的发球,常常是第一个球冒高,第二个球就下网,有时候第一个接好了第二个就接不好。(我通常是在开局和关键分时采用这个发球,免得被对手适应。)
要点五,通过重心控制长短
如果想发短球,就横向寸劲发力,薄而快的摩擦,这个球就不怎么往前走,很软,很转;想法长球和奔球,重心就向前点一下,给球一点击打的力量。还是那句话,手臂手腕和胸部以上触球时要绷住(大臂小臂要随着重心的寸劲,同时也要有个小幅度的寸劲发力,手腕不动),形成一个整体。
这个发球已经成为我的杀手锏,很多高手都吃,因为他们身边没人会发这种发球,所以极不适应。可能有些人要我上传视频,其实没这个必要,我所说的每一个字在张继科身上都能体现,我都是在描述他身上一些容易忽视但很重要的东西。你们看着他的动作,结合我所说的,岂不更好。
要想掌握这个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解、大量的练习和无数次的失误与送分,就看你能不能经受得起这种折磨。顺便说一句,起初练的时候你八成连球都碰不到,抛起后,这个球会直接从头顶掉在地上,而你的动作还没有做出来,呵呵,别泄气,这都是正常的过程,必经的阶段。我身边不少人练了5分钟就放弃了,一口想吃个胖子,是不可能的。(转自乒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