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男隊
2014年的世錦賽的時候,我對中國香港隊的印像是這樣的:
以現在來說,中國香港仍然是唐鵬和江天一兩塊橫板的班底,配合黃鎮廷樑柱恩兩塊直板打第三場為主的陣容。
那會的黃鎮廷:
中國香港這邊給了黃鎮廷不少機會:老實的說來,以直板來說,他的發動環節亮點有限,反手位也基本要出台了才有一定殺傷力,但是正手能力和移動能力都不錯,比賽作風也頑強,假以時日或許可以期待。
而兩年剛過,中國香港的陣容幾乎已經完全換血:現在當打的是黃鎮廷,從兇殘的亞洲區預選賽打出來的是何鈞傑,兩年前的班底這次仍然參賽的只剩下唐鵬了。
黃鎮廷:
人員以外,連技術風格都有了不小的調整:現在的黃鎮廷已經完全調整成了王皓風格的反手發動+正手終結進攻風格。他的反手擰拉之後的銜接已經開始有了一些中國風格的流暢銜接。固然他的正手終結能力和球的處理質量仍然偏弱(體重偏輕),但是綜合來說他的整體風格已經非常合理而且有章法。作為中國香港的一號主力參加奧運會對他自己來說想必是個不小的突破,現在他是那個必須在團體賽中拿分的頭號主力了,要在每輪比賽中遭遇對方的主將。除此之外,帶點玩笑的來說,他現在是名正言順的世界第二直板。他要捍衛的不止是香港,還有直板打法的榮譽了。
何鈞傑:
何鈞傑的冒頭是比黃鎮廷成為中國香港一號主力還要近期的事情:中國香港乒協固然對他培養了一段時間,但是這個左手橫板打法,走靈巧風格的瘦弱青年真的從兇殘的亞洲區預選賽打出來的時候我還多少有點意外。他的風格靈活為主,很依靠前三板為主的強攻,反手配合居多,發球之後反手貼一下側身是個他比賽中很常見的套路。之所以說他打出來我有些意外,是因為他之前像很多年輕選手一樣,兇穩處理很有些問題:當他打得上的時候,他能給很多人造成不小的壓力。但是幾乎更多時候他的盲目發力只給自己造成麻煩。他的擊球質量在成人級別的比賽中顯得比較薄弱,所以對陣周旋能力比較強的選手的時候對形成相持段比較迴避。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是一個正手連續稍微弱一點,但是最近階段反手有些加強的於子洋:中國香港隊的教練最近這段時間對他的反手半台技術進行了一些調整,讓他有更多的擰拉上手之後轉側身的機會。固然他的現在的攻防轉換(或者說相持防守,再或者說反手挨打)能力其實並沒有什麼本質提高,但是反手位的手段豐富了之後,他能站住了,不再毛手毛腳的每個球有沒有位置都想側身進攻。不過總體來說,年輕和拼勁還是他的主要資本。這之外,他的左手橫板打法能給中國香港的團體賽一些迴旋餘地(但是老實說我並不清楚他雙打到底如何,現如今的小朋友對雙打沒概念還挺常見),能代表中國香港其實是個相對方便的事情。
奧運會之外的意義來說,他的快速成熟是中國香港男隊這些年造血成功的一個標誌:對於多年依賴大陸輸送選手的中國香港男隊,能培養出一個本土選手黃鎮廷已經是個了不起的成就(尤其以香港的面積,人口密度和等等因素綜合考慮而言);他能走到現在的世界排名,成為中國香港的一號,這在兩年前幾乎是匪夷所思(作為粉絲來說當然那時候可以期待,但是很難說兩年之後黃鎮廷就會成為那個挑大樑的主心骨);而這之外,中國香港居然能有第二個本土出身的選手在1995年的出生的年歲從亞洲區奧運預選賽打出來參加奧運會,可以說超出了所有人的期望。起碼以我個人而言,我在2014年對2016奧運會的陣容預測基本上還是唐鵬江天一主打,第三號大概可能會是黃鎮廷。
但是順著說下來的話,我本來以為江天一會比唐鵬更有希望打奧運會的。
關於唐鵬2014年世錦賽的筆記:
唐鵬現如今的球,生膠的特點很弱了,而且小組賽階段他的臨場發揮也確實沒太多亮點,輸克羅地亞也算是例子。反手倒板越來越多,讓人覺得是不是乾脆改成反膠算了:對高寧的比賽更是開頭六七個球全部都倒板直接過來擰,結果把自己打亂了。
兩年之後再看,唐鵬那會的反膠倒板打法顯然是個實驗,現如今還是生膠為主。他現在的狀況要比2014年前後穩定:他仍然非常依靠正手的走位和連續打球,這對已經35歲的他多少算個考驗;他的反手搏殺性質比較重,想必這也是為什麼14年前後他做了一些倒板擰拉的嘗試。在生涯的這個階段,唐鵬似乎也不在試圖做更多突破了,是那個讓年輕的小弟們心安的的大哥。如果套用黃鎮廷那個略帶說笑的邏輯,唐鵬現在是這屆奧運會唯一的男子橫板顆粒進攻打法了(直板正膠倒是還有兩位),毫無懸念的世界第一了。
殘酷一點的說,我所關心的,其實多少是這麼一個事情:唐鵬江天一,很可能是中國香港最後一批從大陸輸送的選手了。在未來的時間裡,中國香港會完全依靠自己造血來維持他們乒乓球項目在世界範圍內的競爭力。考慮到中國香港比起大陸一個省隊還要低的人才儲備,他們能走到今天已經是個很了不起的成就: 兩個本土的就90後壓陣,其中一個今年還在打U21。本來相比於中國香港女隊兩年前就已經開始的本土化,中國香港男隊的進度要落後些。但是最近兩年加速成熟了的黃鎮廷和何鈞傑意味著他們會在東亞地區長時間保持競爭力。現如今而言他們在男團中或許還沒法在德國隊,日本隊,甚至中華台北和韓國們那裡討到什麼便宜,但是他們的資本已經齊備,且看未來幾年的發展了。
中國香港女隊
和中國香港男隊的情況不同,中國香港女隊的代謝更替並不是這幾年發生的事情。
傳統上來說,中國香港女隊和男隊一樣依靠大陸輸送的球員。但是綜合說來,歷史上的中國香港女隊的競爭力更強,相比男隊是更有希望爭取獎牌的隊伍。但是大約在14年的時候,中國香港女隊已經完成了本土化的球員更替。以年輕的李皓晴們為主的的班底實際上在兩年前的世錦賽已經確立。相比之下,男隊如果不是何鈞傑的發揮,本來差點連團體賽都湊不齊人數的。
2014年時候的中國香港女隊
當然,私人認為,這次比賽最成功的非獎牌球隊,當屬中國香港女隊:報名五人中,三位是本土造血的球員,其中李皓晴吳穎嵐兩位都擔當了絕對主力的位置。中國大陸出身的選手,帖雅娜產後復出,只出戰了一場比賽;大多數情況下,中國香港隊進入四強所依靠的,是姜華珺李皓晴吳穎嵐的一老帶兩新。中國香港女隊已經不動聲色的成為了造血最成功的球隊,並且陣中年輕選手為主,未來的發展空間仍然可觀。於此同時,中國香港女隊在技術上做的探索同樣亮眼:兩位本土選手的風格是更加兩翼平衡的弧圈球打法,短球擰拉的位置更加核心化。能同時培養新人並且在打法上做出探索,讓人不得不為李靜為首的中國香港教練組鼓掌致意。
這支香港女隊成績上的期待和男隊有所不同:她們歷來是媒體比較鍾愛的那支香港乒乓球隊,實力更加強勁。相比於男隊要操心打不出來名額去參加團體的情況,女隊關注的重點更多在於,過去兩年中是吳穎嵐還是杜凱X成長的比較好,老將中是選擇姜華珺還是帖雅娜。和香港男隊不同,香港女隊更接近獎牌:固然他們對中國隊勝算不大,對日本女隊下風比較明顯,但是在目前的狀態,她們對上其他任何對手都有相當大的拿下比賽的可能性。
這當然首選取決於李皓晴的發揮。
現如今的女子乒乓球技術處在某種轉折點:李皓晴朱雨玲陳夢們有希望真正的改變女子乒乓球過去十幾年都沒有改變的某些東西。她們用反手處理短球和形成相持的方式已經和傳統的風格呈現出很大不同,比以前更接近男子處理球的思維和方式。不同於以往宣稱的女子技術男性的話的代表(郭躍,木子,或者中國台北的鄭怡靜所代表的更加依靠身體能力,以正手為主的風格),現如今李皓晴等選手的技術構成已經和男子非常接近了:大量使用反手形成上旋,然後反手形成強勢對抗然後轉成正手得分。這種風格幾乎就是一個質量稍低,離台稍微近一點的男子乒乓球打法,和已經打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近台連續快速相持的女子打法有著思想上的不同了。
當然,技術先進本身並不直接轉化成比賽的勝利(其實現如今的中國女隊並不是技術最最先進那批,當然總體非常靠前)。李皓晴的問題在於她的功力火候不夠。當她能從容的施展技術的時候,她有機會給任何對手造成很大麻煩。但是反過來當對手的功力強於她的時候,並且對抗強度提升的時候,她就沒那麼從容了。考慮到李皓晴本屆奧運的穩定性幾乎決定香港的獎牌,她的心態也會受到不小的挑戰。
杜凱X的情況有些不同。和風格更加平穩,比較依靠節奏變化和旋轉打球的李皓晴不同,她能成長到為香港參加奧運會,更多的依靠她的衝擊力和拼勁。技術處理而言她沒有李皓晴那麼先進,但是仍然有著全套的逆旋轉發球,反手擰拉等等一系列這個時代的技術組成。她的銜接沒有李皓晴緊密,旋轉也不如李皓晴強,但是相對來說速度更快,運動能力也好一些。這也是她能在奧運預選賽贏劉詩雯的本錢。
(順便說,劉詩雯在那場比賽對她正手逆旋轉發球處理的始終不太好,也是造成最後局面的原因之一。不過還是得說,這場球劉詩雯輸了,原因更多在自己。 )
從某種程度上說,李皓晴相對更接近一個女子橫板打法的王皓,更依靠旋轉,銜接和連續;杜凱X多少有點女子打法張繼科的感覺:更好的身體能力,有拼勁有衝擊力,反手上旋之後的強對抗轉正手。
從技術上說,香港這兩位的共同特點是在女子中很先進的技術和整體打造;缺點則是相對來說功力差火候,在高水平的對抗當中穩定性不那麼讓人放心。而這估計就是香港第三人選擇了帖雅娜的一部分原因:她的長處和短處和後輩們幾乎完全相反,是不錯的補充;帖雅娜的技術幾乎全部圍繞近台的快速相持攻防轉換(俗稱球非常黏糊),技術先進絕對談不上。但是今年已經37的她有著絕對豐富的江湖經驗,參加過幾乎所有的大賽。對於她的顧慮幾乎全部集中在她的年齡是否還能允許她繼續在奧運級別的賽場上打拼了。這之外,帖雅娜雙打當年和柳絮飛也有些不錯的戰績,她的入選參賽會給香港隊一些雙打配合上的空間。
簡單說來,中國香港女隊是我私人這次比較關心的一支隊伍:按照賬面實力,他們差不多只弱於中國和日本,對其他幾乎所有協會都在某個對位上佔點便宜。她們的最大挑戰來自於穩定性,如果兩個第一次參加奧運會的李皓晴和杜凱X能為香港爭取獎牌,這將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就:兩年時間,完成換血的香港隊已經可以在奧運會上爭取獎牌了。
即便沒有,91年出生的黃鎮廷,92年出生的李皓晴,96年出生的杜凱X,97年出生的何鈞傑,套用一句已經非常俗氣的話說,未來的乒乓球有香港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