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乒乓榮耀與無奈並行/本報特約記者 史玄之
2011-5-19
中國乒隊毫無懸念地再次在世乒賽上包攬五項冠軍,從上海、薩格勒布、橫濱再到如今的鹿特丹,雖然比賽地點不斷變換,但結局都是一樣。14面五星紅旗在體育館裡升起,中國國歌5次奏響,給國人帶來了巨大的榮耀,中國中央電視台體育台甚至為了轉播世乒賽而放棄了直播劉翔兔年的首秀。
如此驕人的戰績,如此巨大的榮耀,理應帶給國人興奮和民族自豪感,然而更多的球迷卻對乒乓球隊大包大攬的局面發出了異樣的聲音。比賽現場的中國留學生甚至打出了「求敗」的標語,而國內的媒體也競相圍繞著「不包攬」的話題展開討論。包攬全部冠軍本是一種榮耀,如今卻成了中國乒乓球隊難以啟齒的無奈。
現任國際乒聯主席沙拉拉自上任以來,就被中國隊視作是頭號「敵人」。本次比賽中,中國男隊主帥劉國梁就表示與沙拉拉同時代是一個悲劇。此話聽起來有點不禮貌,但卻是中國乒隊將士的心裡話,因為中國隊男單七名隊員都是世界一流高手,卻只能為倫敦奧運會那區區兩張單打入場券而要自相「殘殺」得「頭破血流」。今次男單準決賽中,馬龍在領先的情況下因為王皓的一個擦邊球而痛失好局,這就等於把倫敦奧運會單打名額的主動權交給了最終奪冠的張繼科。也許正是目睹了如此殘酷的現實,才讓劉國梁不禁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劉國梁發出感慨
然而,劉國梁的話雖然合情合理,但僅僅站在了中國教練員或運動員的角度,而並非代表著國際乒聯的觀點。作為國際乒聯的主席,這些年沙拉拉推出各種新招提高乒乓球的精彩程度,而其針對的對象似乎都是中國。在沙拉拉心中,削弱了中國隊的集團優勢就能讓比賽更有懸念,更加精彩。就像本次世錦賽,波爾的出現幾乎帶動了所有歐洲觀眾,有波爾的比賽,體育館的上座率就有了保障,而當波爾被淘汰後,即使僅有25歐元的男單決賽和女雙決賽門票,上座率卻僅有五成。作為中國乒乓球隊,雖然理解沙拉拉的良苦用心,但卻只能無奈地接受。
除了對沙拉拉削弱中國隊的戰略頗為無奈,中國乒乓對於未來的發展也頗感無奈。近些年,由於中國隊的一枝獨秀,不僅是歐洲球迷,就連中國球迷的人數也大大減少,並且出現明顯「老齡化」的趨勢。精彩刺激的世乒賽僅僅停留於人們的記憶裡,為鹿特丹世乒賽中央電視台特別製作的《世乒賽的流金歲月》節目,回顧了歷史上中國乒乓球隊的許多精彩戰役,也讓人在怦然心動的同時,對現實乒乓球的乏味發出了不少感慨。缺乏懸念的世乒賽男單決賽,收視率甚至遠不及央視普通的一場德國足球超級聯賽。收視率的降低必然會導致一個項目關注度的下降,長此以往會造成一個項目發展的障礙。再加之中國乒乓球隊「金字塔」式的運動員培養方式和與之帶來的高淘汰率,讓更多的家長在榮耀和現實面前,寧願讓孩子選擇高考,而非比高考更加殘酷的乒乓球運動。沒有了收視率的保障,沒有了後備力量的保障,乒乓球運動走向末路也非沒有可能。
循環何時能破
可是,中國隊在大賽中也不可能輕易放水輸球,而一旦全力以赴,中國隊就很有可能壟斷乒壇。如此反覆的循環,不知何時能夠打破?面對無奈,沙拉拉曾感嘆:這不是中國的錯誤,而是其他國家的錯。但願在國際乒聯和中國乒乓人的共同努力下,乒乓球運動能夠衝破這種尷尬的桎梏,讓這項運動能夠更好地生存、發展下去,給中國人帶來更多理性的榮耀。
【福州十八日電】
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11/05/19/WF-13725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