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橫打] 討論橫打的運用

本主題由 (=^x^=) 於 2023-10-31 04:33 移動

討論橫打的運用

From : Bokett.com
                                         橫打的運用

很多直板球友都在練習或使用橫打,但在實戰中往往會在猶豫的瞬間失去主動的機會,這也是我在直板橫打運用中遇到的最大難題。成年的業余直板球友的技術體系幾乎都是從正手快攻、反手推擋、正反手位搓這三項基本功為基礎豐滿起來的,在應對對方強攻反手位的上旋來球等快速球時,最自然的反應動作就是推擋,這己根深蒂固地形成條件反射了。當橫打技術有了一定基礎後,就會在實戰中遇到取與舍的猶豫,為此有球友干脆舍棄推擋,像王皓一樣在反手的防守、控制及進攻上全用橫打,這也是我曾經走過的路,實踐證明,舍棄推擋全用橫打的途徑,只是步法結合重心習慣這一項問題的難度,就足以使包括正手在內的原來所有的技戰術體系全部推翻而重新建立正手與橫打結合的新的技術體系和與之相適應的戰術體系,這對我們已有多年球齡的球迷來說,難度是相當大的,我自己沒能成功,我所見成功者亦極少。如何走技術融合這條路,是我們直板業余球友比較看重的問題,目前公認的且經常在我們的視線之內的馬琳應是將橫打技術成功融入原有技戰術體系的典型代表。橫打融入整體技戰術中時遇到反手技術的選擇影響後,我在實踐中對橫打與推擋的選擇、橫打與正手的銜接等技戰術應用過程中稍有一點些許淺顯的體會,現將這些不是很成熟的經驗總結出來與對直板橫打技術感興趣的球友一起探討,以期共同提高。

總的原則依然是突出正手:
一、直板橫打系列技術的中心技術是"台內擰",雖然橫板也有此項技術,但在直板的接發球環節上,無疑是一項極具威脅的實用技術,所以若想學好、用好橫打技術,"台內擰"技術一定要練精、用實,"精"到斜直兩條線均能自如、"實"到出手必具威脅。
二、運用
1、台內短球:接發、或中路及左半台的近網短球,下旋來球基本上以擰斜線變上旋、轉相持為主,擰完後應適當後退還原,對方回斜線時以推擋變直線為主,後續以前交叉步防正手為主;對方回直線時以吊直線為主,並做好後續交叉步撲反手用反打、反拉還擊;不轉或上旋來球以擰直線為主兼顧追身,後續以正手位反衝為主兼反手位快推斜線。
2、出台球:接發對方急長球或對方強攻搶拉時,第一板的相持用推擋以求穩定,如進入快速相持時依然用推擋,變直線時也用推擋;如來球為下旋半出台時可稍沉拍拉或打直線、後續以防正手為主;也可拉斜線,後續以快推直線或側身衝為主,兼防正手位。
3、中、遠台相持:轉相持的第一板應以低弧線加轉的控制落點為主,後續應以正手的反拉強攻正、反、中路等三條線。
三、來球為下旋、反擰成下旋
這是王皓的特長技術,馬琳偶爾見用,橫板不可及。原理是:旋轉較強、弧線稍高的近網下旋來球,在上升後期至高點初期、更大幅屈腕使反面朝上並拍形適度後仰、觸球左下中部或再略下向右前發力摩擦,回球為左下旋。我的體會是與順轉慢搓的動作較相似,由於大幅屈腕的難度太大,我僅在機會球練習時偶爾能成功幾個,故始終不敢用於實戰,希望對此項技術有心得的球友能不吝賜教。
四、N 形線路
N 形線路在專業訓練中早已推廣,在橫打、推擋與正手的銜接中,我感覺很適合我們業余直板球友橫打、推擋與正手拉、打、衝等強攻技術特點結合戰術的發揮,N 形線路其實就是"逢直變斜、逢斜變直"的戰術訓練內容。直板橫打的主要線路是斜線,推擋的主要線路是直線,正手則是斜直均可,結合這些技術特點,就很容易實現"逢直變斜、逢斜變直"這一戰術目標,例如:擰斜線後對方撥或推斜線,我方可用快推直線爭取主動,然後在正手位等候對方以給對方致命一擊的技戰術結合就是一個基本的、但又切實可行的N 形戰術,如此等等。

以上僅是我個人的一點淺薄體會,並非是一成不變的規範,由於每個人的橫打技術層次不同及較熟練的戰術套路會有不同,所以體會也定會各有不同,在感受到幾位直板球友對橫打技術的熱情後匆忙將此文趕出來與球友們共同討論並期待大家的補充、點評與斧正,這裡先行謝過!
香港乒乓網
查詢電話:97020720
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腓三:14

TOP

Test
香港乒乓網
查詢電話:97020720
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腓三:14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