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fastloopattack 於 2014-5-8 13:31 發表 
做事要有步驟的,先要揀好苗子,然後安排適當的陪訓,然後再派出去參加多些國際賽事吸取比賽經驗。
苗子不需要局限某些地區去尋找。 當然, 國內地大物博, 有良好苗子的機會應該較大。但我相信本土都有足夠苗子了。
但反觀如果不是系統性長時間的訓練,和實戰機會, 跟國際(國內)水準仍有距離。
乒乓球的技術是“牽引性”的, 簡單來說是經過與更高水平的對手而提升。
現在看到年青運動員有進步, 某程度是這原因。
上一代輸入的運動員,到來香港已是頂尖了。 幸好外出比賽機會多(例如返國內打乒超),狀態和技術都可提升。為香港爭取到好成績。
[
本帖最後由 乒乓人 於 2014-5-8 18:57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