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王敏超稱有時運動員失利會諉過其他原因: 請為香港運動員發聲

香港依家有幾多人真心支持體育,看以下連結的那些人回應,已經略知一二,何需痛心?
娜姐也只是已經脫離了控制,才可以有這麼反應的,其他也只是啞子食黃蓮而已.

http://news.discuss.com.hk/viewt ... p;extra=&page=1


同埋香港一向以成績掛帥,無成績就地底泥,有成績就可以捧一陣,之後成績差,又比人踩過.嗚呼哀哉

[ 本帖最後由 HK-KC 於 2014-2-12 15:03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jcclee 於 2014-2-12 23:24 發表
只要是有人的地方, 便會有事非出現....

不過今次個人覺得無必要公開互說不是.

(但假設如果呂今次拿到獎牌, 你地估件事會唔會發展到咁 ?)
呢D只是冰山一角,只是過去冇人夠膽講出來而已。
PS:講真邊個運動員唔怕講左出來,自己永遠冇運行。@0@

當然忍左那麼多年的娜姐例外!

而有獎的問題,是有雞先,定有蛋先的問題。

香港體育機制係支援資助都是要成績掛帥,但今時今日的國際性比賽又豈止是選手之間的戰鬥?
沒有團隊的付出和支援,再利害的運動員也只是徒然,又如何再談在國際舞台拎獎?

不講太遠,剩係講下黃金寶已經戰鬥到40歲,白頭髮都出埋來,之後要到牛下女車神拎左幾個獎牌,
先肯真係起過單車場館比運動員訓練,就知道香港體育機制多麼先進,多麼能與世界接軌了!

所以好難怪家長叫小朋友要讀書,不要做運動員呢。

[ 本帖最後由 HK-KC 於 2014-2-12 23:54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jcclee 於 2014-2-12 23:49 發表

講緊邊個(娜姐)先 ?
今時今日兩個娜姐都有運行了,至於邊個,天知,地知,大家知,就ok了。^0^

TOP

引用:
原帖由 ericykho 於 2014-2-13 07:58 發表
是否有隊醫在場便可獲好成績,能獲獎牌?
如有隊醫在場仍是如此成績,那又是什么原因?
其實自己有實力,隊醫在塲是有幫助,如實力不足,什么在場也不管用。
你呢句話真的可圈可點.人家講隊醫是其中一個POINT,但核心是香港體育對全職運動員支援完全不足.
如有睇清楚報導,人家是6歲已經開始從滾軸溜冰轉玩短道速滑到今年爭得冬奧入場券,大部份資助來自父母.
之後要長駐長春及哈爾濱訓練;過去兩年,在教練介紹下到南韓首爾全職練習,呂媽媽透露光在首爾的屋租及伙食,每月要花14,000港元,還未計自費的裝備如冰鞋(20,000元)、防切割保護服(8,000元)、比賽服(4,000元)、頭盔(1,500元)及手套(800元)等開支,還有在內地的冰面訓練費每小時要3,000元、教練費也每月要15,000元。
這些錢是誰比?師兄你比,定政府比?沒有專業的訓練,又如何有機會拎獎牌?
冇過程付出,又怎會有結果收成?這是十分簡單道理.


說實話,如果你呢句可以講得通,費達拿,拿度呢D絕頂高手絕對不需要請教練;馬林,王皓拎塊流星板都可以輕易拿世界冠軍了,是這樣的嗎?
Professional sport is not that navie.

PS:香港是一個言論自由的地方,但批評人家時,也要做下功課,講出合理的main points,這樣才能得人尊重.

[ 本帖最後由 HK-KC 於 2014-2-13 10:41 編輯 ]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 Suki +10 呢D咪評論到題囉! 2014-2-13 10:44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