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快不破
前幾天,內地群組的球友們在談狂飆,並展示出灌油後卷成半圓的膠皮。還說如果想再勁D可以化一天半時間灌三次澎脹油,膠皮就會像魷魚筒。見他們玩這麼專業,我不禁發個拇指表情,說:“個個打狂飆。”接著有球友回“新球時代,正手狂三是首選”另一球友說“現在打05不錯,初速快,但摩擦沒有狂飆爽”。
初戀
狂飆久流傳,
出名夠旋轉。
舊時靠弧圈,
所以他首選。
如今球已變,
速度是至尊。
新材料球,旋轉弱,用狂三增加旋轉,我認為是吃力不討好,除非你有國家隊的力量和還原。於是我回“新時代,唯快不破”。我的論調隨即引來不少鄙視表情,因為內地太多狂飆粉絲。我當然不示弱,直言相對。
快線
若然得旋轉,
對手識搶點。
速度如閃電,
對手即慌亂。
旋轉是必須,但太倚重於他,感覺不如快來的實際和有威脅:
速度快能打亂對手節奏,另其失重心,失預算,只要對手步法,手法,反應有一樣跟不上就失誤;
而轉的球速度相對慢一些,只能欺負打旋轉手法不好的人。削球公認的轉,但難揾吃,證明什麼?高手一般技術全面,步法能到的,失誤的機率就少;
粘性的膠皮會衰減球速,越粘衰減越多,若做出同樣的速度,動作須更大,結果會影響還原(紅雙喜出的膠越來越彈,而非越來越粘)。
外套比粘性膠更快,攻防皆有威力,可借力,能以其人之力,還治其人之身。對於自身發力沒那麼大的,猶其有幫助。
中國隊贏不是因狂飆,贏的是個人的刻苦耐勞和舉國體制,我相信他們不用狂飆也能贏,若然外國人用狂飆的應輸得更多。
補充一點:球的旋轉可通過球板運動方向來制造,不一定靠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