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綜合技術] 丁宁的“一三五板”的衔接套路 [打印本頁]

作者: 肉吧唧    時間: 2015-6-9 20:20     標題: 丁宁的“一三五板”的衔接套路

“下蹲发球”可以说是丁宁的一项标志性乒乓球技术,但是在2011年的国内外大赛中,丁宁在前三板的技战术套路中做了明显的调整:从原来的下蹲发球调整为更多的站立式发球,继而衔接三五板的连续套路。
       下蹲打球更容易利用身体的重心,给球以充分的爆发力,而且由于动作幅度比较大,往往会干扰对手的判断,另其很不适应,但是下蹲发球必须要离球台有一定的距离,如果对方回球摆短或是半出台,那么要求发球对方要迅速上步回接,这对于还原在起动的时间要求比较高,而如果下蹲发长球被别人抢拉,那么对于发球方来说,第三板的衔接压力也比较大,所以下蹲发球任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attach]30639[/attach]
  
      从图1-4中我们可以看到,丁宁调整为站立式发球之后,身体比较靠近球台,这样有利于他在出球后节省还原的时间,而且,在发球效果上,她可以追求和下蹲发球相近甚至一致,这样她对对方回球的大体位置和质量也能做到“心中有数”,继而从容的展开后面的连续进攻,图5-7中,就反应了丁宁在发球后迅速还原的过程,相比于下蹲发球而言,这个还原过程留给第三板抢攻的时间就相对更加富裕了。
[attach]30640[/attach]
  
       图8中,丁宁脚下有一个简单的步法微调,这是为了第三板的反手衔接寻找击球位置,图9-12是丁宁在正手发球迅速还原之后,利用反手抢攻的过程,从这个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丁宁在盯球引拍、转腰发力时,髋关节和手臂动作都非常合理,而且重心很稳定,他在用反手拉这板球时,击球点可能不是最舒服的位置,所以她在触球时,两脚有一个腾空的动作,这也能够增强她出球的力度和质量。
[attach]30641[/attach]
  
       图13-16中体现了丁宁进行“第五板”衔接的动作,她在反手拉球之后迅速还原站位,然后根据来球的情况顺势侧身,将重心交换到左脚上,同时转腰引拍,整个动作协调自然,就下一板连续来说,已经达到了最佳的准备效果。
       在乒乓球技术体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前三板的击球质量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女子运动员毕竟不同于男子的单板力量那么高,所以在前三板不一定能够“打透”对方,而第三板打不透,也尽量要在局面上占据主动,力争在“第五板”打透。对于丁宁这种后面的相持能力比较强的运动员而言,这种主动能够为她争取到更顺畅的得分。

  [attach]30642[/attach]
       从整体技战术套来看,丁宁完成得十分流畅,尤其是出球后的衔接动作非常高效,这也就是在很大程度决定了下一板出球的高质量,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爱好者,这种连续的的意识都是需要大家在平时的练习实战中不断强化的。此外,尽管下蹲发球本身存在着一些衔接上的弊端,但它完全可以作为一种配合手段运用在技战术当中,时机得当的话依然会造成对方的不适应。
作者: 乒乓在線    時間: 2015-6-10 10:28

NICE




歡迎光臨 香港乒乓網 (http://hkttf.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