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綜合技術] 馬凱旋老師指點業餘乒乓球球友 [打印本頁]

作者: samson2012717    時間: 2014-11-13 00:19     標題: 馬凱旋老師指點業餘乒乓球球友

在 YouTube 上觀看「馬凱旋老師指點業餘乒乓球球友」 - 馬凱旋老師指點業餘乒乓球球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outube]yI36eTwCWXM[/youtube]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4-11-13 11:31 編輯 ]
作者: 乒乓在線    時間: 2014-11-13 00:37

NICE
作者: sinsin    時間: 2014-11-13 01:16


作者: brother    時間: 2014-11-13 01:21

很有用。
作者: andypoon    時間: 2014-11-13 04:06

Thanks.
作者: 小閒    時間: 2014-11-13 08:14


作者: cheungwahlee    時間: 2014-11-13 09:27

很有用, 但係要有克苦精神,勤加鍛練先得。
作者: samson2012717    時間: 2014-11-13 12:02

我吾識聽國語
作者: samson2012717    時間: 2014-11-13 12:24

弧圈速成的16个不等式 马凯旋
1. 撞击 + 摩擦 > 摩擦

   看到这个标题,我们的读者肯定笑了,“怎么还是撞击?”,对,现在弧圈球不同于二三十年前了,今天的乒乓球比赛中,大量出现的是上旋球,比如你拉起来对方平挡,推拨回来的球,拉这种球,讲究“打摩结合”,甚至有“先撞后摩擦”的说法。我个人观点,作为业余选手,如果你稍微有点条件:有一、二年的时间熟悉球性,掌握了最基本的攻球技术,有了一定撞击打球的观念,可以身前击球了,可以在最高点打球了,身体的交换重心有一些基础时,就可以尝试着练习拉弧圈球了。我的思路或许有些老套,但在教学中,我如果碰上个感觉好的小孩子,我会让他练习掌握基本的快攻技术,进而直接快攻(打)一段下旋球,而后再开始练习弧圈球。这样拉出来的弧圈球威胁会更大。当然,一般业余选手未必要采取这种方式。因为练起来有难度。我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想说明撞击式的快攻会为你的建立弧圈球技术起到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
http://www.happypingpang.com/new ... d85e7e22a715dae0c12
作者: 小閒    時間: 2014-11-13 18:55


作者: 天敵    時間: 2014-11-13 20:30


作者: kenyy    時間: 2014-11-14 21:28

馬老師開講,一定要聽
作者: samson2012717    時間: 2014-11-18 23:40

http://hkttf.com/viewthread.php?tid=70424&extra=page%3D1
击打和摩擦

引用马凯旋老师的文章“无处不在的撞击”中的内容---业余爱好者千万不要把撞击与旋转(摩擦)对立起来看,而要统一起来,因为撞击有助于更快、更好的建立手上的感觉。我们常说反手拉球,肘部支出的重大意义在于让出击球的空间,身体的蹬转和腰腹的张挺是提供一个击球的惯性,而没有一上来就说摩擦的。按照反手拉球的“┌”理论,我觉得拍形从内扣状态到伸直与手臂成直线,这个过程是击打的主要过程,就是“往前顶一点”,要靠手指手背。然后,手腕(及前臂)的完整动作就是“往右去摩擦”,必须做完整,感觉画出了一个四分之一圆。

总结,目标是击打与摩擦相统一,方法是手指手背“往前顶一点”,手腕(及前臂)“往右去摩擦”。
作者: antony    時間: 2014-11-22 08:48

thanks a lot~~~~~




歡迎光臨 香港乒乓網 (http://hkttf.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