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係網上睇到,覺得幾好呢...
法國雕塑家羅丹(Auguste Rodin,一八四○〜一九一七)某日正忙於工作,忽有訪客。他熱情出門把訪客迎進工作室,進門以後,他覺得從這個角度看塑像不夠完美,於是又動手修改,這一改就是三十多分鐘,他才滿意地放下工具。回頭一看,客人還在!這時才想起客人被晾在一邊,他為自己的失禮感到十分抱歉。這位訪客卻說:「先生,你的行動教了我最珍貴的道理:人生任何工作,如果要做得好,就是要這樣。」
這是專注到忘了客人,還有人專注到忽略了女兒。〈琅邪王歌〉(《樂府詩集》載):
新買五尺刀,懸著中樑柱。
一日三摩娑,劇於十五女。
新買的刀掛在中庭的樑柱,一天之中,總要多次摸摸它,自己十五歲女兒也沒這麼勤快親近吧。此歌寫愛刀之專注更甚於愛女,當時北方尚武風氣之盛,由此可見。
馬克.吐溫說:「在世上,享有一點點無害的小樂趣,是有益身心的好事:這能強化人的身體,讓人像個人,防止人變得刻薄。」但是,當「一點點無害的小樂趣」被灌以相當的時間和精力,對一個人將產生無可言喻的重大影響。《莊子.達生》的故事:
梓慶刻削木頭做樂器,做成後,看過的人都非常吃驚,以為是鬼斧神工。
魯國國君見了便問他說:「你用什麼妙法做成的呢?」
梓慶回答說:「我不過是一名工匠,哪有什麼妙法?不過,有這麼一點要訣:在開始之前,不讓自己精神耗在別的地方,收攝心情,完全齋戒,讓心清靜。齋戒三天,就不想什麼喜慶、獎賞、官爵、俸祿;齋戒五天,就不想什麼批評、誇讚、巧妙、笨拙;齋戒七天,就一動不動,忘掉自己。此時只專心技巧,全神貫注;外界騷擾,全不存在。然後才進入山林,觀察大自然中鳥獸的天然形狀,一旦到有所得,看到像樂器形狀的木頭,活靈活現像真的鳥獸,然後才動手加工,否則就不做。那麼,用自己的自然心性去迎合鳥獸的自然神形,製成的樂器自然而然凝聚了天然神韻,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
這則寓言正說明了有效率地達到的成功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把心完全靜下來,從靜中生智慧,在靜中醞積力量,做好一切必要準備。
第二階段是不讓追求成功過程中的任何獎賞擾動平靜的心,影響應有的技術水平。專注在原本的技術層面,不存得失心。
第三階段是忽略技術層面的缺點,一方面不讓缺點再繼續擴大;令一方面讓原有的優點更能發揮,達到超水準演出。
第四階段是連自己的技術到哪一水平都不計較,完完全全把自己放空,讓自己在「空」的狀態之下發揮技術;讓優點發揮得更自然,也更得心應手。
第五階段是一切自自然然,順勢而為,把心配合環境,而不是要求環境來配合自己。成功凝聚了時勢,時勢有時候也是可以自己創造的。
一個人物的性格不僅表現在他做什麼,而且表現在他怎麼做。有此心,且有此能力,當然要全神貫注,盡全力去做。
【文章來源◎王竹語作品◎網路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