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化之漲價
今天電聯兒子,他說吃了個六十元燒味飯。我印像中除了吃鵝或在X興才有這價,於是問:“這麼貴,那裡吃?:”兒子說在西營盤的燒味鋪,可能是雞脾貴。我說:“香港快餐最抵吃的是燒味飯,通常二十多元,深水步荃灣之前最平十五元,現在漲價了18元仍有。”
燒味飯又平又快又好食,以前我的至愛,曾經每日一歺吃足一個月,結果腸胃差到去廁所成問題就少吃了。另外我最忌諱是燒味鋪的上色習慣,像上星期我忘了叫走色,醬油又多又鹹,加上店家忘了給湯匙,用筷子吃超不爽。上色是香港一些歺廳文化,沒機心的我總像打乒乓球時不加思索就中招。
尋日學生說在中環經常吃大家樂,我說大家樂幾好,企理又平。她說不平,吃個午餐五六十元。是的,今年就餐漲價突出,價升量跌,就連疫情期異軍突起的二餸飯也在變化:不是價漲,就是減少份量,要不多了再加錢的菜。
通漲是香港每年的慣性,那怕經濟轉差,樓價商住齊跌。或者是受歐美影響吧,自俄烏戰爭,中美抗衡,加上美國接連加息,高通脹蔓延。如今港府撤辣,通漲不知會不會再飆高呢?
更新
中美抗衡,
誤傷途人。
互擠水份,
各展所能。
一帶一行,
繼續浸淫。
錢路艱辛,
另找重心。
融入大灣,
有贊有彈。
消費節省,
言行謹慎。
未來人生,
數碼之爭。
A I 是神,
操控命運。
香港這幾年不怎尋常,有點跟壞不跟好,像中美股市升時,反應緩遲,跌時就跟到足。通漲似乎亦如些,內地這二年低通漲,此起彼落,難怪那麼多港人熱愛去內地消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