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12
發新話題
打印

練波多是否等如好?

練波多是否等如好?

1) 練波多是否等如好?

2) 私鐘好 定團隊訓練好?

3) 少精�港青�青苗�精英.....有否價值?



無答案,只供交流討論
香港乒乓網
查詢電話:97020720
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腓三:14
我自己練完波有時仲差左,手感模糊左
木: Butterfly Viscaria
正手: Tibhar MX-P
反手: Tibhar EL-P
練得多未必好,都要睇下個教練有無心教同埋學生上堂時有無認真學。

除非上到高水平,如果唔係高水平私鐘會好d

都有一定存在價值
1.每個人体力,對乒乓球熱愛程度都不同,點先係多很難衡量.如果多到超出身体負荷受傷,或心理上出現负面情緒就不好了,"過尤不及".
2.一個有料,有責任的教練,可依學生的客觀條件因材施教,應該會比團隊訓練优胜.
3.私人教練不是每個學生可承擔得起,多D渠道給有興趣的學生選擇,對乒乓球運動的發展肯定有好處,絕對有价值.
洪华山
Alpha
我覺得唔練對我唔好.

回復 1# 的帖子

練波和進食的道理一樣,都是求適中,而不是越多越好,吃得太多,壞肚皮,練波過多,傷患過多。

進食求營養均衡,才能有好的身體,練波也是求均衡,一位優秀的教練,應該指導球員有均衡的長遠技術發展,配合球員的需要。
引用:
原帖由 (=^x^=) 於 2015-11-3 16:44 發表
1) 練波多是否等如好?2) 私鐘好 定團隊訓練好?3) 少精�港青�青苗�精英.....有否價值?
『贏』的代價就是輸,輸得起表示掌握到贏的方法,可以是教練改進打法,可以是球員技術成長;但要穩贏,就要加上『持之以恆』。
少精�港青�青苗�精英,當然有價值,球員技術成長的其中一個指標;私鐘好,定團隊訓練好,兩樣都雖要;多練球就最重要 ,因為『持之以恆』,愚公移山,大路就在前。
技巧可以用錢買,
但體能一定要自已練,
質量一定就要靠克苦。
一) 練得其法先有用同進步;亂咁來練,只會越練,越差。
二)咪玩呀,同一樣野私鐘同團隊教既野都唔同;你有心學,就一定係私鐘加團隊咁上,用團隊訓練來練習嘛,私鐘咁貴
三)有好過冇,起碼可多同高手打下波
覺得有練有個慣性好, 但練太多對其他事情不好
<-->
.
引用:
原帖由 (=^x^=) 於 2015-11-3 16:44 發表
1) 練波多是否等如好?

要先定義幾多時間為算多,有些人覺得10小時/星期叫做多,有些人就覺得20小時/星期叫做多,好難講.

另外,有d情況練多d可能會好d,譬如練4小時/星期好過2小時/星期.
但練24小時/星期就未必好過22小時/星期.
其實練波, 緊係練得多好啦, 但問題係, 練波既質量係好重要, 咩要質量? 其實....首一個字質. 好多人搵教練, 都係得一個字......量, 大家都只係講一個星期幾多個鐘, 幾多小時. 你練100個鐘既推, 佢練150個鐘....., 其實呢個對比賽既用處, 真係唔一定大, 所以好多人都迷網左.

咩叫做質? 質.....係同教練好有關係, 好既教練, 一路跟到隊員大, 教練會針對隊員既重點去練, 簡單地講, 取分手段, 再加強訓練, 弱點地方, 加強改善, 如果係針對呢兩點, 練得多, 係一定有用. 但問題係, 如果個教練無心, 又或者成日換教練, 佢都唔知你弱點係邊, 特別係只打私鐘, 都唔知你弱點同得分手段, 我見好多, 練來練去都係正手攻球, 反手, 再練步, 其實已經練到好熟, 但係有D弱點波, 好多時反而無練到. 好簡單, 有幾多人, 真係會比1,2個鐘齋練發球, 又花一兩個鐘練不同的接發球?

練波既質......係放先個量架......
引用:
原帖由 lmichael 於 2015-11-4 12:18 發表
其實練波, 緊係練得多好啦, 但問題係, 練波既質量係好重要, 咩要質量? 其實....首一個字質. 好多人搵教練, 都係得一個字......量, 大家都只係講一個星期幾多個鐘, 幾多小時. 你練100個鐘既推, 佢練150個鐘....., 其實 ...
明白,練波的質量真係好重要,但好多人都未必請得起私人教練,如果冇私人教練的話,有冇辦法加強練波的質量?
我覺得應該各C各法,打到好成績就是好方法,只要大家認為自己方法正確,那怕失敗......去吧,這才是精彩嘅人生

[ 本帖最後由 KKFan 於 2015-11-4 13:19 編輯 ]
引用:
原帖由 joshualee 於 2015-11-4 13:04 發表


明白,練波的質量真係好重要,但好多人都未必請得起私人教練,如果冇私人教練的話,有冇辦法加強練波的質量?
其實隊友都好重要,無錢請教練,隊友可以互練,其實係學界,好多時一間中學,係同一段時間係湧現多過出色球手,例如, 當年慈幼,張X傑那幾年有七子, 英華當年又係一出有幾個, 其實大家除左做隊友,都一樣可以互相做教練, 各人既弱點同殺著, 其實一齊出去既隊友好多時係最清楚.

有質量既練習, 即係不是機械既練習, 而係針對性既練習, 針對性呢樣野, 其實隊友係比到很好既意見.
引用:
原帖由 lmichael 於 2015-11-4 14:51 發表


其實隊友都好重要,無錢請教練,隊友可以互練,其實係學界,好多時一間中學,係同一段時間係湧現多過出色球手,例如, 當年慈幼,張X傑那幾年有七子, 英華當年又係一出有幾個, 其實大家除左做隊友,都一樣可以互相做教練, ...

但要識練先得,大家怕比對方睇通路,練條鐵
引用:
原帖由 egghead1969 於 2015-11-5 00:47 發表


但要識練先得,大家怕比對方睇通路,練條鐵
怕對方睇通路,咁既隊友...... 要搭飛機......
隊友睇通左,原本二板就可以贏,要加進練習到打三板,再睇通就加到四板、五板、六板…試想想,得益係邊個!
技巧可以用錢買,
但體能一定要自已練,
質量一定就要靠克苦。
引用:
原帖由 lmichael 於 2015-11-5 13:18 發表


怕對方睇通路,咁既隊友...... 要搭飛機......
這個問題時有發生,不能避免,亦要正視!
就正如水谷跟松平在隊內練習賽,多發下遵式發球,在外公開賽,松平多發側身正手嘅發球!
不過我諗松平做法只是留兩手,不是不盡力打!
好多同學仔誤解了就不認真隨意打,影響了應有的進步!
曾見有些教練在小組班教時,看到A贏B時,教練會教B如何破解,
當B主導球賽時,如A沒法諗到好點子去反勝時,教練就提A如何去
處理,在這過程裡得益是誰呢?
BTY AmuItart 正手: Tenergy 05 反手: Tenergy 64
BTY ALC 正手: Tenergy 05 反手: Donic S1
BTY Hadraw Shield 正手: BTY Bryce 反手: KTL Stranger
BTY 朱世爀 正手: Xiom Omega V Pro 反手: TSP Curl P-1
BTY Photino 正手: Xiom Omega VI 反手: Yasaka AntiPower
VICTAS 松下浩二 正手: Tenergy 05 反手: TSP Curl P-4
嘩,我係唔係老,所以唔明現在d人點想?我以為講笑,怕輸唔盡力打, 或者留一手, 這些叫。。。。自私。 隊友呀,咩叫隊?
 28 12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