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123
發新話題
打印

[綜合技術] 香港乒乓總會 中級教練班技術講座導師發言稿

本主題由 (=^x^=) 於 2023-10-31 04:20 下沉
引用:
原帖由 乒乓小王子 於 2015-2-27 13:03 發表

以前的世界第一,排名也是世界第一的的運動員,現在有無可能是不規範?現在的甲組教練是指甲組排名的教練,是否香港的甲組教練有些水平水太低,所以有機會不規範?如是多少名內就一定是規範?是否你說的規範球員,那球 ...
如果是很久以前的世界第一、排名也是世界第一的的運動員,當時應該是規範的,但他/她不等于現在就規範的,要自己去判斷。說到教練,規範的教練和不規範的教練都能教出規範優秀的學生,前者不必多說了,後者是怎麽教出規範優秀的學生呢?就是不要以身教法,而是以世界優秀選手的打球姿勢爲依據去教和指導學生。

TOP

引用:
原帖由 乒乓小王子 於 2015-2-27 15:20 發表

現在乒總五年內攞的教練牌,是否個個都是規範,如不?是否乒總的問題?
乒總五年內攞的教練牌我相信絕大多數都是規範的,因爲乒總現在一年比一年嚴格把關,不規範考生早就被淘汰了。話又說回來,以前爲數不少的不够規範教練怎麽辦?很簡單,不要以身教法就行了。

[ 本帖最後由 h51860 於 2015-2-27 17:44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乒乓小王子 於 2015-2-27 15:34 發表

熊教練,可以回答我的第三、四、五問題嗎?
第五:如果C球員現在是世頭排名第31位至1000位,現在有無可能是不規範動作,如是有可能不規範,B球員在下一次世界排名是升進20名之內,B球員的動作是否一定規範。
這31-1000位絕大多數是專業隊出身,當然規範了。排名靠後不一定是差的選手,當然也不排除會有非專業出身的運動員在1000名以內,不過,能打進世界前20的機會很微。我覺得你不必拘泥于這些問題太多,其實每個教練、每個運動員甚至家長都會看誰規範誰不規範,這不是主要問題,更重要的是你的教學與訓練理念先不先進。換個話題吧!啓蒙訓練還有很多話題可以討論,現在香港最需要提高的就是啓蒙訓練,只有啓蒙訓練上去了,才能帶動基礎階段訓練、提高階段訓練,否則到了攀登階段還是鬥不過人家。

TOP

引用:
原帖由 乒乓小王子 於 2015-2-27 18:41 發表
按照熊教練的規範的標準,其實沒有一定標準,只要是去到世界排名頭1000名內,都大多數是標準,如果有人提出香港頭120名的人也是優秀球員,依據他們的動作學習也是規範,這樣是否可行?
這樣也是可行的。現在你明白了吧!教好教出規範的學生不是專業隊出身教練員的專利,半路出家者(甚至不規範者)也能教出一樣規範的學生來,關鍵是你的訓練理念先進不先進。

[ 本帖最後由 h51860 於 2015-2-27 19:19 編輯 ]

TOP

總結:規範性是存在的、規範性是發展的、規範性是相對的
       如果以馬龍正手拉球的動作做標準,王勵勤揮拍的終點要偏左一點,張繼科要偏右一點。他們之間的這種差异是正常的,不影響擊球的高效與合理,也不存在不規範或誰更規範的問題。
    人體生理結構的差异,必然帶來動作的差异,只要高效合理,都是允許的,這一點與體操不同,體操有一套絕對的標準,以此來衡量競技水平的高低,而乒乓球是以高效合理進行衡量的。
   所以,乒乓球動作的規範性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
   總之,動作的規範還是有的,只是不存在絕對的標準而已。

TOP

3.2 中近台篇---主动防守技术训练方案
3.2.1 “4+2 侧身扑右打”主动防守技术
“有時運動員側身來不及在最佳點(第2 點)沖斜線,就只能拉加轉(下降第4 點)過渡,由於對方貼直線的可能性最大(運動員已估計到對方回球線路),故可提前迅速交叉撲右打最佳的第2 點,形成主動防守局面(由被動相持變爲主動相持),這就是“4+2 側身撲右打”技術。
範  例2:器材:每張球臺,一個攔截多球大網,100個球,1個紙盒。
教學方法:教練員供多球;運動員打互動式多點多球練習。
教學內容:兩個互動式4點多球練習(見表1)。
        表1 由被動變主動的“四+二側身撲右打”
        教 練 員                                                 運 動 員
第一點:1供定點下旋短球至運動員正手位          2入台正手擺短直線
第二點:3供下旋長球至運動員側身位             4側身挂起(下降第四點)斜線               
第三點:5供運動員正手位大角上旋球             6交叉撲右打(上升第二點)中路/斜線/直線
第四點:7供中路/供斜線/反手                         8正手殺對方正手位大角/正手沖直線/反手沖斜線。
3.2.2 “2+4 侧身扑右打”攻防转换技术
有時運動員側身接發球搶攻雖然搶在最佳的擊球點(第2 點)上,但被對方打回空檔位時,交叉撲右不可能再打上升點,只能打下降點(第4 點)來過渡一板,形成攻防轉換的局面(由主動相持變爲被動相持)。這就是“2+4 側身撲右打”技術”。
範  例3:器材:每張球臺,一個攔截多球大網,100個球,1個紙盒。
教學方法:教練員供多球;運動員打互動式多點多球練習。
教學內容:兩個互動式4點多球練習(見表2)

       表2 由主動變被動的“二+四側身撲右打”
        教 練 員                                      運 動 員
第一點:1供下旋短球至運動員正手位    2擺短對方正手位
第二點:3供反手位長下旋球                  4側身沖(上升第二點)直線
第三點:5供正手位大角上旋球                6交叉撲右拉(下降第四點)中路/斜線/直線
第四點:7供中路/供斜線/供反手              8正手殺對方正手位大角/正手沖直線/反手沖斜線。
教學目的 :通過互動式多點多球練習以上內容來提高主動防守和線路變化意識。
教學要點 :由於這兩個內容有一定難度,故可通過互動式多點多球的訓練爲運動員
          調整“四+二側身撲右打”主動防守技術和“二+四側身撲右打”攻防轉
          換銜接技術練習的難度,提高訓練效果。認識“四+二側身撲右
          打”與“二+四側身撲右打”的區別:前者交叉撲右沖時是迎前沖近檯
          球,左腳踏地的同時,右手要同步沖在球的上升後期(第二點),甚至手
          比腳快,有個淩空的瞬間,然後右腳才落地。後者交叉撲右拉時是稍微
          離台拉球的下降點(第四點),手和腳可不同步,右腳先落地右手才拉
          球,技術要求低於前者。常用于攻防轉換時的過渡板(側身搶沖,但被
          對方打回空檔位)。斜杠“/”後面的內容也要練。
教學分析:“四+二側身撲右打”和“二+四側身撲右打”的第二板擺短都是接發球
          搶攻者事先設下的圈套(接搶者反手位有空檔),誘對方回我反手位,然
          後第四板迅速側身,前者在第四點(被動)挂起加轉斜線,後者在第二點
          (主動)沖直線,表面看來後者比前者優勢明顯,但假如被對方打回空檔
          位時,到了第六板兩者的戰況就大不一樣了,前者形成主動防守的局面
          (主動相持)而後者形成攻防轉換的局面(被動相持)。這說明了比賽場上
          是瞬息萬變的,如果說第二與第四板的銜接充分體現了主動防守意識的
          話,那麽,第六與第八板的銜接靠的就是第六板打線路變化意識起的作
          用。打中路是最佳選擇,爲第八板取勝創造有利條件;打斜線(反調右)
          次之;打直線最被動。可見主動防守意識在比賽中,尤其是接發球搶攻
          第二板控制球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爲第四板創造有利條件,而線路
          變化這種意識也貫穿於整個比賽當中,如發球搶攻和接發球搶攻段(前
          段)及形成攻防轉換後的相持段(後段)都離不開它。兩者的結合就成爲
          乒乓球的銜接技術,這是高水準運動員必須掌握的技術。

4.多球单练训练衔接技术
  在以上互動式多點多球訓練的基礎上,再施以“多球單練”的手段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爲多球單練這種練習對抗性很強,能和實戰相結合,訓練的難度和強度有時甚至超過了比賽,是提高技術水平階段的運動員不可多得的訓練手段。
所謂多球單練就是採取一對一,有一方隊員進行防守,由第三者供球雙方按照技術或戰術的要求,從實戰出發,進行反復練習,隊員自己不需要檢球,一個球打完後接著進行下一個球的練習。
4.1 过好弧圈关----以提高近台反拉对方从下旋拉起的加转弧圈球及其后的中远台相持球能力爲例
業餘乒乓球運動員要想成為真正的乒乓球高手就必須過弧圈關,除了掌握拉弧圈球和防弧(快帶、貼)外,還要學會近檯反拉對方從下拉起的加轉弧圈球,這是反拉、連續對拉弧圈球的基礎。只要掌握了這項技術,你就站在了比別人高一個檔次之上;只要掌握了這項技術其他弧圈球技術就能迎刃而解。以下是用多球單練訓練法爲運動員設計的訓練方案。
中遠台篇──提高近台反拉對方從下旋拉起的加轉弧圈球及其後的中遠台相持球能力訓          練處方
範    例5:器    材:一張球臺,100個球,一個紙盒。
訓訓練方法:多球單練(教練供短下旋不定點球至A運動員全台,A全正手劈長對方B
           正手位,使雙方正手形成→拉加轉→反拉加轉→正手相持對拉的局
           面), A、B必須輪換;直至球死再接著下一輪的練習。 (見表1)。

         表1 過弧圈關的練習內容
回合      人員                  內容
         教 練 員:        1供不定點短下旋球至A運動員全台
          A運動員:        2正手劈長斜線(與第四板形成主動防守的局面)
第一回合   B運動員:3正手挂起斜線
          A運動員:        4近台反拉對方從下旋拉起的加轉弧圈球(斜線)/直線
第二回合   B運動員:5近台對拉/反手回斜線
          A運動員:        6中台對拉/反手中台拉斜線
第三回合   B運動員:7中台對拉/反手中台對拉斜線
          A運動員:        8中遠台對拉/側身正手中遠台對拉斜線
第四回合   B運動員:9中遠台對拉/側身正手中遠台對拉斜線
          A運動員:        10中遠台對拉/側身位正手中遠台拉直線(直至球死)
單球練習:二位運動員A、B輪換角色練習以上內容。
訓練要點:首先一定是要自己發力(摩),而不是借力碰(這樣會吃旋轉)。其次是反
         拉時摩擦一定要薄(摩擦球的偏上部),最後是擊球時間應抓住上升期即
         第二點迎前反拉,此時球的加轉還沒達到最大值,而不應反拉高點(第三
         點),因為此時加轉達到了最大值。所以在這時反拉常常拉球出界外。
範例分析:這是個綜合能力的訓練,通過這個訓練可以熟練掌握劈長、拉加轉、反
         拉對方從下旋拉起的加轉弧圈球(主動防守意識)及提高正手近、中、遠
         台相持能力。這個訓練的重點在A運動員反拉對方從下旋拉起的加轉弧圈
         球,練好這項技術,後面的連續對拉能力也會迎刃而解。運動員不要被
         這個練習內容嚇倒了,一開始練習時可能很快就失誤了,但通過一段時
         間的練習後就能對拉到更多。這是高水準運動員必須掌握的技術,也是
         業餘運動員渴望掌握的銜接技術。
參考文獻:熊志超 乒乓球多球訓練的教學方案設計〔J〕體育學刊,2009年4月第16卷77頁.http://www.chinatyxk.com/gb/qkqw_v.asp?bookid=2454
思考討論題內容思考討論題內容(請參考附件):
1 爲什麽業餘運動員側身攻運用得較少而側身攻後是否一定要交叉撲右打?
                                                    2012-7月修訂於香港

[ 本帖最後由 h51860 於 2015-2-27 22:03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金擇魚 於 2015-2-27 23:35 發表
講左咁耐,點為之係(規範動作)
請看146樓的總結篇。

TOP

依據世界優秀選手的動作來教學生是指啟蒙階段,模仿他們的姿勢而已,不是學他們的獨門動作(個人特點),他可能理解錯了,要知道個人特點是學不到的(我專們寫過一篇關於《淺談乒乓球的個人特點》的帖子,稍後再發帖供你參考),至於他說2012年中級教練班裏,最少有7個甲組,平均排名是60名或之內,但最少有5個甲組沒考上。我覺得沒考上可能是綜合能力的原因,乒總不大可能說他們動作不規範,你想想看,這些甲組考生大多數都是乒總自己培養出來的人,而且还是乒总的一级教练,怎麼會這樣說他們呢?这不是自打嘴巴吗?

[ 本帖最後由 h51860 於 2015-3-2 10:40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乒乓小王子 於 2015-3-1 23:22 發表

這篇文章熊教練認同嗎?
按较低要求也不是不行,但最好按高要求以世界级选手作参考。

TOP

回復 170# 的帖子

跟會擰拉的或不會擰拉的都行,就看這個教練的水準了。學習反手擰拉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是攀登階段即國家隊及省、市隊專業層面,另一個是提高階段業餘層面。前者的教練開始教運動員時都不會擰拉,那他怎麼教呢?蔡振華最先提出讓王皓練一板台內擰,當然不是科貝爾式的老式台內擰加轉(豎直握拍),而是在他的基礎上的一種創新擰拉技術,以橫握式前沖擰拉,吳敬平按指示照辦。其實蔡振華、吳敬平也不會擰(他們當運動員時沒有這些技術),他們把這個想法(先進的訓練理念)告訴王皓讓他練,教練員用的方法實際上主要是靠理論指導和運動員較高的悟性配合(能打到這個份上悟性是很高的,稍微點撥一下他就能理解)打造出來的。然後有了王皓式台內擰拉,後來才有張繼科。可見,教練員的能力不是光靠技術能不能打,而更重要的是有沒有好的訓練理念,這個好的訓練理念通過實踐出真知(獲得了經驗),但還不夠,最後把經驗上升到理論的層面,才是完美的。這個後期的理論工作已經有人在做了。那麼,有了專業隊王皓和張繼科模式做參考,提高階段的教練能擰的當然更好,但絕對不能忽視理論指導的作用,否則就會像那位教練說的“教了三月個學生都學不懂,”  ,當然理論脫離實踐也不行,這是不會擰的教練要注意的問題。

[ 本帖最後由 h51860 於 2015-3-2 11:44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jacky1021 於 2015-3-3 01:43 發表
教初學者, 教練必須要示範動作, 不能夠紙上談兵, 唔好話小朋友聽5聽你講, 連大人都唔會騷你, 下下都攞片教, 即係唔掂, 如果簡單基本正反手示範都唔得, 都教唔到既教練, 可以唔駛再教, 熊教練講過吳敬平都唔識擰 ...
我重申一次做不到示範的教練就不是乒總的教練。教練對示範動作的理解有唔同意見好正常,這與你對教學與訓練有否深刻理解有關,你說你用世界優秀運動員作示範有那裏好不過用你自己的示範?你只會想到不是自己示範好沒面子對嗎?擔心家長話你唔掂,會唔騷你系咪?恰恰相反,你有沒想過你接到教波柯達時,家長是怎樣看你的,他想:“你條友仔得唔得架?仲自己示範添,蝦我唔識啫”。如果你用世界優秀運動員作示範就唔同勒,然後再用自己的動作去指導呢個細路,告訴他,阿Sir都是這樣打的,你看我動作與他(優秀運動員)的攻球動作一模一樣架,其實細路同家長都未必會分辨(这是技巧不应该理解为欺骗,因为出发点都是为细路好),此時,細路和家長開始對你有點信心勒,這樣有了好的開始,解除左家長開始對你得唔得的顧慮即是解决左萬事開頭難的問題。你是不是既利用左優秀運動員的規範動作做了示範(對細路只有百利而無一害),又宣傳左自己,你話勒,你有邊度損失左啊!假如專業隊出身的教練員也懂得用這一招(可能性很少,他們更覺得沒面子),其實對他的形象更有利,在家長的眼裏他顯得謙虛、有風度是個可信賴的好教練,這樣不就抓住了顧客的心理了嗎?对教练与家長都是两全其美的方案。
  應該有不少的家長常在這個論壇裏瀏覽,我想你們現在對教練到底用那個示範動作好應該一目了然了吧!

[ 本帖最後由 h51860 於 2015-3-4 23:27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cgwc 於 2015-3-3 09:39 發表

最重要係佢所講的聖保co-x係唔係咁教先? 99-0x 年好似係林x軍教,到現在係唔係咁教先? 熊總教練定係主要教羅x佳及王x教練,有冇啲教案及訓練計劃可以分享?? 這些問題一直耐心等候熊總教練回覆……?
以身教法不可取的觀點是2012才提出來的,當然構思更早些,我跟王教練早有溝通,觀點一致幷合作撰寫發表了一篇啓蒙訓練的論文,題目是:“一棵乒乓幼苗是怎樣培養出來的”。目前學校的訓練班就是按這個論文的路徑去教的。稍後我會發帖。敬請留意!

TOP

引用:
原帖由 乒乓小王子 於 2015-3-3 23:44 發表

尊敬的熊教練,我再重新問過我之前問過的問題,其實你也不是否定以身教法,只是要合乎某些條件,對嗎?
以身教法是弊大于利。

TOP

回復 244# 的帖子

这是技巧不应该理解为欺骗,因为出发点都是为细路好,对教练与家長都是两全其美的方案。

TOP

回復 246# 的帖子

我重申多一次,降低要求是乒乓小王子。我重來沒有降低要求,只是他問我行不行,我回答唔系唔得只系最低要求,世界前二十系高要求,應該向高要求看齊。

TOP

 55 123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