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12
發新話題
打印

[綜合技術] test

本主題由 (=^x^=) 於 2023-10-31 04:20 下沉

回復 1# 的帖子

不是不同意技術本身,但對原因的分析有不同的看法。亞洲人、特別是中國人、特別是廣東人,爆發力絕不弱於歐洲人。羽毛球界以強力扣殺著稱的名將,似乎都是廣東人。遠有祖籍廣東花縣的印尼歸僑湯仙虎,近有創造殺球速度紀錄的中國傅海峰、馬來西亞陳文宏。

歐亞技術的不同,可能是源於歷史的關係。早期乒乓球器材與規則不利於攻擊,歐洲打法以削球防守為主要技術,擅於薄摩擦的技術,改成弧圈球,只是從下旋變成上旋的方向改變,基因沒有改變。橫拍反手的小動作,亦與歐洲人擅長的劍擊近似。亞洲以日本人主導,一開始就選擇直拍,為的是直拍正手力量大,利於發揮日本刀大力砍劈式的動作。中國後來興起的直拍快攻,源於上海,完善於香港,又轉回內地,反而是受英國的橫拍檯內技術影響較大。

當日本與中國的直拍攻擊打法來勢洶洶的時候,歐洲的削球從單層膠皮改成反貼,強烈的下旋遏制了亞洲的進攻,日本人適時地發明了弧圈球。此時的弧圈球理所當然是薄摩擦以旋轉為主,但當歐洲人也改成弧圈打法後,亞洲人的攻擊技術自然是要增加撞擊成份了。要最大地發揮攻擊的力量,手自然要伸展開來,以最大的旋轉半徑將源於腿部的力量轉移至球拍上。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TOP

歐洲式弧圈在九十年代初成形不能漏掉法國人基廷,拉弧圈時前臂使用比重高,以提高速度效率為前提的打法。
後續發展成為歐洲主流方式,個人覺得這是需要有步速及大範圍跑動照顧能力及手感爆發力,否則會穩定有餘但殺傷力不足。
其實中國也有採用這種打法的人,礙於難入國家隊教練法眼掩沒了。
代表人物李洋,06年與許昕U16決賽,前幾年見在國外比賽中連勝奧查及薩姆索洛夫,全場主動快速上手控制局面,
難得是力量旋轉殺傷力足以穿奧查及蕯姆,所以也值得想想:如果以中國式刻苦訓練提升擊球質量,又能保持到打法穩定性及速度效率,
應該是優良的結合吧。
但這種打法反手通常都有欠缺。
本帖最近評分記錄

TOP

真心感謝兄分享及詳盡分析!

[ 本帖最後由 friendlybrother 於 2018-5-22 10:12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青青地 於 2017-1-19 08:16 發表
真心感謝快兄分享及詳盡分析!
幸好HKTTF有兄
令我等新手獲益不淺

[ 本帖最後由 friendlybrother 於 2018-5-22 10:12 編輯 ]

TOP

我較喜歡以前臂加手腕手指發力的方式,省力、突然、快速,但不得不承認大動作的拉球方式是較為適合拉出旋轉強烈的弧圈球的。增加了加速的距離,便可以降低加速的強度,穩定性較佳,而且不怕過強的加速會超越膠皮的摩擦力極限。

有一次因朋友忘帶球拍而將慣用球拍借出,自己用的另一塊球拍出球極快,結果猛力拉球時往往因吃球不夠深而旋轉不夠而出界,後來改用大動作拉球,果然克服了球拍的限制,而且球速更快旋轉更強。

那一塊球拍後來繼續地用了一段日子以便練習不同的拉球動作,然後再改回原來的球拍,繼續用小而快速的動作拉球。大小動作其實各擅勝場,要繼續研究如何混合配合使用,才決定以何者為主、何者為輔。

TOP

 25 12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