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綜合技術] 放鬆能讓你的移動更加的順暢和靈活

本主題由 (=^x^=) 於 2023-10-31 04:20 下沉
【技術】一直以來被“冤枉”的大臂,終於平反!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142439&mobile=2




       一談及“大臂”,大家要么噤若寒蟬,有所顧慮,要么就容易陷入“是大臂帶小臂還是小臂帶大臂”的爭論中。


       實際上,如果把乒乓球動作框架看作一個整體,那麼要使動作“協調”的話,就不能忽視該框架中的各個部分,同樣,對於“大臂”也應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1、隨著器材和技術的發展,“大臂”越來越重要了

       之所以很多人在談及“大臂”時有顧慮,這和早期的乒乓球訓練理念有關。 38mm小球時代的近台快攻技術,教練強調的是“快收小臂”,這樣一來就導致現在很多人只要一說到“大臂”就像見到什麼洪水猛獸似的。

然而,隨著40+塑料球的推廣使用及弧圈球的盛行,你會逐漸發現再怎麼努力“快收小臂”都很難打出高質量的球,尤其是在中遠台。

       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很多教練提出來“先推後收”(或“先迎後收”)的原因,而在這個“推”的過程中就比原先更強調“大臂”的作用。


2、引拍,是“打開大臂”而不是“拉大臂”

       這一點是業餘球友最容易犯的錯誤,同時也是大家質疑“大臂”的重要原因。

而要想用文字來解釋清楚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實際上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過好在我平時積累了這方面的經驗,也幫助了不少球友糾正了這個問題,現在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具體說就是:“拉大臂”是“以肩膀為軸”,而“打開大臂”是“以大臂骨為軸”。

       什麼意思呢?我們平時常說的引拍“拉肘/拉手”這一錯誤動作本質上就是大臂以肩膀為軸前後拉動,而合理的做法應該是“大臂打開、小臂側擺”,怎麼“打開”呢?即大臂是在豎直方向轉動,或者形象點說是以自身的“大臂骨”為軸轉動。





3、揮拍,要用上大臂“前頂”的力量

       不少朋友覺得在中遠台打不出力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過於強調收小臂的作用而忽視了大臂的“前頂”力量。

所以,中遠台擊球要想打出質量來,收小臂的時機就顯得很重要:收早了,沒有發揮大臂的“前頂”作用;收晚了,弧線又控制不好。


4、是“大臂帶小臂”還是“小臂帶大臂”?

       這是一個大家爭論已久的話題。

關於這個爭論,我個人覺得意義不太大,因為這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如近台擊球,凸顯的是“快”而不是發力(因為近台很多時候是靠“借力”,尤其是早期的近台快攻打法),這樣一來小臂就用得更多些,如果你非要說什麼“大臂帶小臂”的話,至少速度顯得“慢”而跟不上吧;而中遠台擊球,自身的主動發力就更多些,如果這個時候再強調什麼“小臂帶大臂”怎麼可能打出力量?


所以,我覺得還是應該著眼於動作框架的“整體性”,結合每一次擊球的實際情況做到身體各部分(還不僅僅是大臂和小臂的問題)之間的協調用力,換句話說就是你動作得做“完整”,不要只強調某一部分的作用而忽視其它部分的作用。

TOP

成本乒乓秘笈

TOP

Hody

TOP

https://youtu.be/rUI4dry_5S4
https://youtu.be/NbNbgB08z-E
https://youtu.be/wvqxqBSkSiU
以上最值得研究參考的應是王吉生老師的乒乓球三把匙

TOP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ge%3D1&mobile=2
側拐球與側旋球的區別(1)



    側拐球與側旋球被部分球友看作同一類旋轉球。其實,它們是性質完全不相同的兩大類旋轉球。



    側旋球包括左側旋球、右側旋球;側拐球包括順旋球與逆旋球。它們在定義、旋轉方向、旋轉平面、旋轉軸、打出該種旋轉球的方法(拍型、摩擦方向、擊球動作)、飛行弧線、弧線側向彎曲原理、弧線側向彎曲時間段、被對方球拍平擋接球時的表現、觀察與判斷方法、應對技術動作、旋轉性質等等許多方面有著很大的差別。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ge%3D1&mobile=2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7-8-6 09:35 編輯 ]

TOP

王吉生教練主講“三把鑰匙”乒乓球暑期招生

課程安排:學習、體驗、調整、理解合理擊球用力訓練

(參觀球拍製造廠,了解更多球拍製造過程,試用新品)

訓練時間:5天制、10天制

招生人數:30(名額有限、欲報從速)

招生人群:中、小學生、成人、教練也可帶學員參加

付款方式:支付寶:18611163053(王旭)      農行6228480010199710715收款人:王旭

訓練地點: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區龍河高新技術產區科技成果孵化園(22號樓)京津冀乒乓球國際交流中心

招生諮詢電話:15076622272(馬老師)(QQ、微信同步)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ge%3D1&mobile=2

TOP

淺談動量原理。綜合討論2017-08-08 15:488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ge%3D1&mobile=2
bigheadghost15樓主

1樓

5 小時前

我已經看到很多帖子裡提到動量原理。我不得不說,很多帖子裡對動量原理的理解是有一定問題的。

隨便引用其中一個帖子的說法,(其實都差不多)
“球板和球撞擊後,球板的動量越接近0(不可能為0),球速會越大,如果撞擊後(球脫板後)你的球板仍然以很快速度運動的話,那麼你的球速就會相對減弱,多體會這個原理的運用。”


    表面看好像沒有啥問題。解釋一下動量原理
    碰撞前碰撞後,系統的動量守恆。


    所謂動量有兩種計算方式。
    F*T, 其中 F是物體受力,T是受力時間。
    另外一種是 
    M*V, 就是物體的質量乘以運動速度。


    照帖子裡說,拍子的動量要完全傳遞給球,所以擊球後手要停下來,那麼球才能最大速度的傳出去。也就是
    總動量  == 球動量 + 拍子動量, 為了提高球速度,盡量讓拍子擊球後動量為0.


    好像沒啥問題呀。為什麼我說很多帖子裡引用動量原理是有問題的,有可能把一些球友帶到歪路上呢。


    那你擊球後使勁停住手,球就變快了麼?不會,原因很簡單,因為你肌肉發力對拍子做了功,你修改了系統的總動量。


    也就是, 
    擊球前動量 = 拍速 * 拍子質量量, + 球速 *球質量
    擊球後總動量 = 擊球前動動量 - F * T,  這裡損失的動量就是你因為肌肉僵硬,手臂後縮引起的動量損失。


    所以說,擊球的時候手要放鬆,道理就在這裡。千萬不要為了把拍子速度降低,人為的用手臂肌肉停住拍子。這是絕對錯誤的。


    那到底要怎麼樣才能真正的正確使用動量守恆呢?


    實際上,這裡應該把整個人體作為封閉系統來分析。


    總動量 = 人體質量 * 重心移動速度 + 手臂的質量 * 手臂相對身體的速度 + 球的質量 * 球的速度。

    其實大家可以看到,球的初始動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而人體質量遠大於手臂的質量,假如說是10倍差的話,那麼人體重心的移動速度的作用就是手臂速度的 10倍,
    所以早期弧圈比較強調“收小臂”, 所謂收小臂就是增加手臂的速度。
    現在弧圈比較強調腿腰的協調發力,主要是去增加身體的速度。

觸球後呢,左腿突然制動,讓力量傳到板頭把球擊打出去,這裡我還是不能簡單的用動量守恆,因為腿去製動,就明顯有一個負的動量存在,不好定性分析,其實不適合正確的理解。

我覺得比較合適的理解方式是從旋轉動量上理解。你看滑冰運動員,如果要快速旋轉,那麼他們的手臂就會抱起來,如果要降低速度,就會把手臂張開,旋轉動量一定的時候,旋轉速度跟質心離圓心的距離是成反比的。 (有人幫我編輯下麼?上個動圖什麼的?俺是土包子,不會上)

也就是你要盡量讓圓心離質心得距離最近,那麼拍速就能達到最大,自然球速就能最大。我們不可能像滑冰運動員一樣把手臂抱起來,因為那樣就打不到球了。我們只能把旋轉的圓心挪向球。


也就是擊球的時候,


    1. 一開始整個身體因為蹬腿轉腰而動量積蓄到最大,這個時候圓心是左腿。右腿蹬,身體繞左腿旋轉。很多視頻都講過了。


    2. 左腿制動 --》 起根本就是為了改變圓心,使得身體停止旋轉,而圓心從腳移動到腿到胯,通過大臂改變為肘部。現代弧圈是不使用大臂的。所以圓心很快就從左腿順著身體來到肘部。拍子現在是繞肘部旋轉。制動過程中肯定要損失動量,但是只要拍速由於質心圓心距離變短而得到的增益大於製動損失動量,那麼就是合理的。


    3. 肘部製動 --》 圓心變為手腕,拍子現在繞腕旋轉。


    4. 真正的高手手指發力--》 實際我個人理解,無非是吧圓心又改變為虎口以上。手指其實發不出來多少力量,就算發出來了,也微乎其微。但是,如果能把質心離圓心的距離縮短一半,總動量不變的情況下,其實就得到了2倍的板速。即使因為製動損失一部分動量,只要最後板頭的速度增加了,那就得到了總體的增益了。


這就是所謂的 “鞭打效應”的根本所在。你想想,從左腿到拍頭的距離,跟拍頭到虎口的距離,起碼差了10好幾倍。只要你制動的過程不損失個10倍以上動量,肯定板頭速度要大大增加。


所以正手弧圈的整個動作有幾個要點


    1.先蹬腿發力 --》 腿部力量大


    2. 重心必須移動 --》 身體質量大, 重心移動才能積累龐大的初始動量


    3. 手必須松 --》 手臂力量對總體動量貢獻太小,如果發僵很容易造成動量損失 (縮手之類的情況), 而且不利與發力的穩定


    4. 增加板頭的速度不在於手臂發力,而在於移動圓心,從左腿順著身體一路上移到手腕, 初學者應該移動到肘,移動到大臂是錯誤的。


    5, 肌肉發力的部位跟當前的圓心有絕對直接關係,這裡列幾個常見的錯誤。


    a. 手臂發力太早 -- 當你蹬腿繞左腿為圓心的時候,你手臂發力毫無意義,因為手臂質量比人體身體質量差太遠,你只會破壞身體的平衡。


    b. 左腿制動以後,圓心已經已經上移到肘部,這時候身體繼續轉意義很小,不能再增加板頭的速度了,只會破壞擊球的穩定性。這個時候能做的事情是收小臂。


    c。左腿不制動, 不制動,你圓心無法上移, 整個動作繞左腿,絕對力量雖然大,版頭速度不高。


    d。擊球動作的末端,強行手臂前推也毫無意義。這時候圓心在手腕。


    e。任何時候大臂發力都無意義。增加的力量不多,穩定性破壞不小。


所以說,力量從腿傳到手到板頭,這是一個形象的說法,實際就是整個揮拍過程的圓心位置的移動。關鍵在於拍子繞著哪裡旋轉?圓心一路上移到了肘部,發力自然就很順暢合理。

不信自己做個實驗,你放平,伸直了右手手,站直了,然後水平旋轉或者揮拍,不需要太快,然後你用左手突然把右手的臂彎擋住,你就發現你自己的前臂快速的切到你自己胸口上了。這才是收小臂的真諦。要是把自己的胸口砸青了還是頭上砸個包出來,我概不負責。真有可能,不誇張,我女兒頭上的包可以證明。 

TOP

引用:
原帖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7/8/8 21:16 發表
淺談動量原理。綜合討論2017-08-08 15:488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ge%3D1&mobile=2
bigheadghost15樓主

1樓

5 小時前

我已經看到很 ...
何必呢?
易筋経 > 九陽真経 > 笑傲江湖 > 養魚

TOP

物理学,尤其是力学,真系好講天份,(特别想加多句 “謙虛学習“ 也是天份的 1 種),並不是求其背些書せ背些试題せ考個所谓的專業人事資格,就等如真系明。。。(自己下删幾千字)。。。

结果用一些無咁错既道理,(系!bigheadghost 嗰篇系無咁错),去话啲 “更错的道理“ 是途毒人,其実咪又系即系途毒人。(不過推理上系無咁毒)。。。 算,在下 (又) 一時忍唔住。
易筋経 > 九陽真経 > 笑傲江湖 > 養魚

TOP

引用:
原帖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7-8-8 21:16 發表
淺談動量原理。綜合討論2017-08-08 15:488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ge%3D1&mobile=2
bigheadghost15樓主

1樓

5 小時前

我已經看到很 ...
, 其實好似扔鐵餅咁發力, 可以做到就最好.
板:Timo Boll ALC FL
膠: FH: ELS; BH: R7S
喜歡: 多板數來回

TOP

good
香港乒乓網
查詢電話:97020720
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腓三:14

TOP

https://youtu.be/ElwPwPYYstY
前衝弧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lwPwPYYstY&feature=youtu.be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7-10-12 13:08 編輯 ]

TOP

百睇不厭既好文,謝謝sam兄分享
紅雙喜DM SP500 SIGMA2 EURO 天弓5
nittaku 玻璃鳥  omg4 pro  rastant
木結他 m1jp R7
紅羽鳥 omg4 euro R7

TOP

好貼多謝分享

TOP

good

TOP

拉弧圈球的力量除了身體的能力之外,還有個打球技巧的問題。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ge%3D1&mobile=2
1、腰胯為軸
  力量與重心有一定的關係,甚至是非常密切的關係。有一個認識必須建立——乒乓球是一項全身性的運動,真正的發力是從下盤發起的,由踝關節、膝關節到腰胯,再一直到手腕。最理想的發力是,說得玄一點兒,就像氣功一樣,中間的環節像一個管道,都是暢通無阻的,都是比較順的,動作非常協調,技巧非常地好,力才能串到手上,才能真正作用到球上。 

2、手腕引動
  再一個重點就是手腕的引動。尤其是拉弧圈,手腕要加速,要帶動前臂的收縮。繃著手用前臂收,根本就收不快,因為手腕是僵硬的,而手腕放鬆,手腕一加速,即使前臂僵硬了也能加速。所以引拍以後,應該是手腕、手指的加速帶動前臂的加速。只要把這一點和剛才說的重心“中樞”掌握好了,你再運用力量時就會受益無窮。

3、出手集中
  在參與發力的各環節中,哪裡離球最近?其實還是手離球最近。即便你大臂、前臂用得再好,如果手指手腕在擊球時沒有什麼反應、沒有任何動作,用我們專業的話說,它是“空”的,不會有良好的感覺。從這個角度說,莊則棟經常講制動,還是有一定道理的。直板擊球的時候,大拇指要轉,後面的手指要頂。發球也是一樣,根據發球的方向,側上提,側下切。手指手腕做完動作以後立刻放鬆,如此松→緊→松→緊,才能出手集中,這對製動、對擊球的力量頗有幫助。

4、加速運動
  很多人其實不乏力量,但他在打球時把力量都浪費了。為什麼浪費了呢?他的整個擊球過程,無時無刻沒有用力,這就變成了一種勻速的用力。假如把力量分為十份,他一起手就在用力,等揮拍到擊球點的時候,他的力量已經用去一半,甚至一半以上了。所以,他只剩一半的力量,不足以把球有效地打過去,因此回球旋轉不強、力量不夠,甚至調節都不好——因為他想發力,但是由於一直在用力,動作已經僵硬了。還是強調擊球的有效性,強調留出加速距離。儘管有難度,但這種技巧必須掌握:揮拍擊球的前半程,你的肌肉僅保持適度的緊張,而把你的力量主要留給後半程,加力,包括加轉摩擦,都是在後半程完成的。

5、有張有弛
實際打球過程中,很多人全是手的還原,而沒有重心的還原。結果,身體的力量用不上,連續性也不好。為什麼?就因為缺乏運動的一張一弛之道。
為什麼談重心比較多,因為不只是乒乓球,每項運動都有重心,每項運動都需要一張一弛。從生理學講,如果肌肉一直是緊張的,那麼整個傳導系統、反應系統都是緊張的,肌肉活動的感覺也是不同的。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7-10-27 10:21 編輯 ]

TOP

TOP

https://youtu.be/-DIe4NsNHEE

https://youtu.be/H3YoNyrlvbM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7-11-1 09:47 編輯 ]

TOP

TOP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