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港 人 拒 生 仔 人 口 老 得 快

本主題由 (=^x^=) 於 2023-10-31 03:36 移動

港 人 拒 生 仔 人 口 老 得 快

星島日報

政府公布最新人口政策諮詢文件,揭示本港人口老化速度加快,年屆六十五歲或以上人口於二○四一年將增至二百五十六萬,佔全港人口達三分一;市民年齡中位數二十年後會攀至五十歲,至二○四一年更達五十一點八歲。面對嚴峻局面,諮詢文件列出五個方針的系列問題,包括提高退休年齡,透過補助津貼提高生育等,徵詢巿民意見。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強調,人口老化會導致經濟增長放緩,影響就業機會和生活水平,但她強調,不應以雙非童解決人口挑戰,亦不會為人口設上限。特首梁振英重申,雙非零配額政策持續。

TOP

引用:
原帖由 乒乓在線 於 2013-10-25 14:26 發表
雀得香港一九六零至一九八零出生的多是一堆較背重擔群組, 出生時多家境不太好, 讀書家務一齊做, 若干年後有后又因環境改變, 物價飛漲, 生活緊張, 在可以拿到外面錢的行業已沒有勁爆的空間時, 下一代不易獨立要被哽老 ...
生不逢時!!!

TOP

引用:
原帖由 johnli 於 2013-10-25 22:17 發表
香港依家既情況可能係前所沒有. 以前多勞多得, 有得上位.  依家, 上位難, 工時長.  政府叫人生, 又冇定最長工時, 係金錢, 房屋又冇優惠, 完全冇政策支持.  生左之後, 邊個帶大, 又要爭奶粉, 爭學校, 爭貴樓, 爭工人. ...
Totally agree! Much effort taken, but little return.

TOP

13個重點諮詢問題

  吸引更多人投入勞動市場,以增加勞動人口

  有哪些措施可有效鼓勵家庭主婦及提早退休人士就業?

  如何透過教育、培訓和就業,釋放新來港人士、殘疾人士及少數族裔人士的潛力?

  改善教育及培訓,減少技術錯配,以提升勞動人口的質素

  如何使本港的專上教育與僱主的需要更為配合?

  如何使人對職業教育產生興趣,並推廣持續進修?

  以更積極進取的策略及訂明目標吸納對象的方法,引入外地人才;在不損及本地工人利益的情況下,考慮更有效的輸入勞工機制

  在輸入人才方面,我們應否採取更積極的策略,並訂明目標吸納對象?

  如何接觸移居外地的港人及其後代,並鼓勵他們回港?

  如何使輸入外勞制度更加有效,又同時確保不會損害本地工人的利益?

  締造有利的環境讓年輕夫婦生兒育女

  哪些措施可有效協助市民成家立室及生兒育女?納稅人、僱主及僱員之間應如何承擔這些措施的開支?

  有甚麼措施可協助年輕夫婦消除房屋需要、教育及託兒服務這些主要障礙?如直接補助、提供親職假期、彈性工作時間或資助輔助生殖科技?

  透過建立友待長者環境,推廣積極樂頤年,並促進銀髮市場的發展

  哪些主要範疇需予改善,以構建友待長者的環境,協助他們積極樂頤年?

  如何鼓勵和利便長者參與義務工作?

  你希望市場會提供哪類專為長者設計的產品和服務?如何促進銀髮市場的發展?

  有哪些支援措施,可利便長者回內地養老?

TOP

In addition to identify the probelms, it should find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TOP

發新話題